英偉達在“狂飆” 營收增長262% 黃仁勳說要開啓“新的工業革命”

出品丨本站科技《態度》欄目

作者丨崔玉賢

編輯丨丁廣勝

沒有任何意外,英偉達的財報又雙叒叕碾壓了市場預期,誇張的說,人類已經無法阻擋英偉達了。

北京時間5月23日凌晨,英偉達公佈了截止4月28日的2025財年一季度財報。財報可以說是全面超預期狀態:營收260億美元,同比增長262%(分析師預期246.5億美元);淨利潤148.1億美元,同比上漲628%。英偉達的四大業務板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業界最爲關注的數據中心業務更是同比增長了427%。

網友感慨,英偉達這是坐上噴氣式飛機了嗎?!

全面超預期的財報帶來了股價的上漲,盤後交易中,英偉達股價上漲超過5%,首次超過1000美元。當日收盤價爲每股949.50美元,總市值2.34萬億美元,距離蘋果(2.93萬億)僅一步之遙。

有網友做了個算術題,英偉達當前的市值相當於“臺積電+阿斯麥+AMD+高通+應用材料+德州儀器+美光+英特爾”的總和!

(來自網絡)

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表示:“新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

英偉達的狂飆還在進行

“全球股票市場的總龍頭不是吹出來的,英偉達就像一艘航母卻以噴氣式飛機的速度前進!”看到英偉最新的財報之後,有網友如此感慨道。

英偉達2025財年一季度財報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四大業務板塊(數據中心業務、遊戲業務、專業可視化業務、自動駕駛業務)都實現了倍數級的增長,並且超過了預期。加上最新的財報,英偉達的銷售額已經連續21個季度超過預期;盈利已經連續6個季度超過預期。真是妥妥的AI霸主。

股價方面,僅一年時間(2023年)英偉達股票就飆升了240%,今年又上漲了88%,而從目前看,英偉達的股票幾乎沒有減弱的跡象。

在所有人都在擔心這隻股票漲勢過於兇猛,警惕泡沫的時候,第三方機構發佈報告:英偉達未來仍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高盛最新報告將英偉達的目標股價從1000美元上調至了1100美元,相較於當前水平,這意味着英偉達還有約22%的上漲潛力。AI仍然是英偉達的主要增長驅動力。

AI領域“最強賣鏟人”的稱號,英偉達可以說是名下無虛,尤其是在2024GTC大會上,英偉達發佈了號稱超越了任何一代、甚至是全球所有 AI 加速芯片,B200。該芯片基於Blackwel架構l、擁有2080億晶體管,相比H100 GPU其性能提升了30倍,AI 訓練方面的性能是Hopper的2.5倍,推理速度是之前的5倍,能效將提高25倍。

雖然該芯片的價格還沒有公佈,但第三方機構預計單個GPU的價格可能在3萬-4萬美元左右,10-11月上市。華爾街認爲,產品的發佈將鞏固英偉達當前在的2025財年和2026財年實現兩位數高增長的預測。

英偉達發佈的Blackwell系列可以正好搭上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大基建的順風車。據Omdia Research統計顯示,僅在去年(2023年)全球各大科技公司H100的出貨量高達65萬塊,其中Meta、微軟拿到手的GPU各有1.5萬塊。各大科技巨頭在最新的財報電話會議上也都紛紛表示,2025年將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上投入更多的資金。這意味着將對GPU有更多的需求,作爲高端AI芯片的壟斷者,英偉達無疑是最大受益者。

在此次財報電話溝通會上,黃仁勳認爲“下一次工業革命已經開始。各個公司和國家都在與英偉達合作,將價值幾萬億美元的傳統數據中心轉向加速計算,並建立人工智能工廠這樣的新型數據中心,生產人工智能這種新商品。”

而這就是英偉達的市場機會所在。

IDC亞太區研究總監郭俊麗就曾預測,2024年AI芯片規模將超過650億美元。結合市場地位來看,英偉達將是需求爆發下的充分受益者。

英偉達高管在此次電話會議稱,H200和Blackwell芯片都供不應求,這樣的狀態可能會維持到2025年。Blackwell芯片產能正滿負荷運轉。

英偉達狂飆還在進行。

危機四伏,英偉達還需要繼續奔跑

雖然一時間,英偉達的AI霸主地位難以撼動,無論是市值還是業務,英偉達還在一路狂飆,但危機仍然存在。

競爭對手AMD一直在追趕,新型創業公司也在研究XPU,這些暫且不說。讓英偉達難受的是,自己的客戶正在變成敵人,也在造AI芯片。

財報顯示,英偉達的主要客戶來自亞馬遜、Meta、微軟、Alphabet和特斯拉,這些公司人工智能競賽中的重要競爭者,但同時,這些公司也正在研發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

谷歌在今年“Cloud Next 2024”大會上,首度公開了其專爲數據中心設計的首款自研Arm構架CPU——Axion;2023年5月,Meta也官宣了自研的,專注於數據中心服務的MTIA v1芯片;2023年11月,微軟推出了兩款自己定製的芯片Maia 100和Cobalt 100;2023年12月,亞馬遜AWS也推出了自研的Trainium和Inferentia兩個系列AI芯片……

甚至連OpenAI 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爾特曼 (Sam Altman)也在籌建資金,自造AI芯片。

對此,黃仁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英偉達比全球任何人都有更多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不僅來自對手的競爭,還來自客戶的競爭。”

英偉達承認人工智能領域競爭激烈。但他們表示,已經做好準備,不僅在硬件領域,還會推出更強大的產品進行反擊。

“我們公司的架構經過大約30年成爲了一種標準,這就是我們的優勢。如果客戶能夠有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我甚至會爲此感到驚訝。我們的目標是增加如此多的價值,以至於替代品不僅僅是關於成本的問題,這需要大量的努力,我們必須不斷創新,我們不能對任何事掉以輕心。”黃仁勳在接受採訪時提到。

一段話可以看到黃仁勳的強大自信與危機感。他曾說過,“當你無法分辨自己是在尋找食物還是逃避成爲食物時,奔跑就好了。”

英偉達一直在奔跑,從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