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午餐食材獎勵加碼 5月起用三章一Q國產食材補助加4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李柏澔攝)

(16:23更新)爲響應「食農教育法」立法,並加強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農委會宣佈自今年5月起,學校午餐採用三章一Q國產可溯源食材,補助一般(含非山非市)學校每人每餐6元提高至10元、偏遠地區學校由10元提高至14元,金費將由每年20億提高至35億,但獎勵浮動機制則未有規劃。

農委會與教育部自2017年開始推動學校午餐使用三章一Q政策,2021年更全面推動學校午餐使用國產可溯源食材,一般(含非山非市)學校每人每餐補助爲6元、偏遠地區學校爲10元,經行政院拍板,今年5月起每人每餐6元提高至10元、偏遠地區學校由10元提高至14元。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提高4元的效益包含以前學童很少吃到在地水產,未來希望1個月至少可以吃到國產水產1次;未來甜湯、鹹湯也能使用國產雜糧,例如屏東紅豆、雲林花生、地瓜等,希望國產食材覆蓋率能從93%到100%,預計將有174萬名學童受惠,加老師就超過180萬。獎勵補助將由現行每年20億提高至35億。

至於團膳業者期望比照油價的獎勵金浮動式調整機制,陳吉仲指出,目前沒有調整的公式,增加4元的措施實行下去就不會有退場機制,目的是要提供學童優質蛋白質及安全國產食材,落實提升學校午餐食材品質,促進支持在地農業。

教育部次長蔡清華表示,去年底三章一Q國產食材覆蓋率已經到了90%,偏鄉地區爲83%,到了今年2月已經到93%,偏鄉地區則是91%,是很大的進步,這次加碼4元,一定能讓更多學童「吃在地、食當季」。

全國餐盒同業公會理事長陳明信表示,本次增加的4元將老師也納進去是很大的進步,但全臺22縣市每人的營養午餐價格都不同,從最高每餐65元到最低20多元都有,如果沒有三章一Q獎勵金確實很難做到午餐品質的提升,也呼籲地方政府對於學校影養午餐價格檢討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