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防疫鬆綁搶商機 春遊大同攬客來

宜蘭大同鄉公所舉辦「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現場提供搗米器具,讓民衆體驗搗米樂趣,一羣泰雅族小女生玩得不亦樂乎。(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門諾漾文化藝術團在「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中以泰雅編織布表演傳統舞蹈。(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快樂山水青年文化藝術團在「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中演出。(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公所在侖埤河濱公園與泰雅地景公園舉辦「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多位泰雅族耆老穿着傳統服飾出席。(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返鄉青年組成「宜蘭縣原住民產銷合作社」,將四季與南山地區生產的高麗菜、娃娃菜等高冷蔬菜帶到「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中販售。(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泰雅編織工作者賴秀桂在「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中展售她手工編織的泰雅織品。(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泰雅族人在「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中展售手工泰雅藝品。(黃子明攝)

參加宜蘭大同鄉「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的民衆製作泰雅布卡片。(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新景點泰雅地景公園及河濱公園耗費近3000萬元,佔地達13公頃,園區內設置瞭望平臺、泰雅穀倉(見圖)、竹造屋、風雨廊道以及地景步道等設施。(黃子明攝)

魔術喬治在「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中手工捏製造型氣球,吸引大批小朋友排隊索取。(黃子明攝)

參加「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的泰雅族小女生品嚐現場搗出的大米麻糬。(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公所在侖埤河濱公園與泰雅地景公園舉辦「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現場民衆在盛開櫻花樹叢中聚會聊天。(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公所在侖埤河濱公園與泰雅地景公園舉辦「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現場設置泰雅人形立牌供民衆拍照留念。(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公所在侖埤河濱公園與泰雅地景公園舉辦「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現場設置泰雅人形立牌供民衆拍照留念,也提供親子游戲區讓幼兒玩樂。(黃子明攝)

宜蘭大同鄉新景點泰雅地景公園及河濱公園耗費近3000萬元,佔地達13公頃,園區內設置瞭望平臺、泰雅穀倉、竹造屋(見圖)、風雨廊道以及地景步道等設施。(黃子明攝)

隨着全球疫情減緩,我國防疫管制逐漸鬆綁,三年多來旅遊與產業受到衝擊的原住民鄉鎮,近來開始有積極動作;宜蘭縣大同鄉4年來首度舉辦「玩味大同」觀光產業推廣活動,希望吸引外地遊客來鄉旅遊,鄉內藝文團體在活動中盛裝表演,產業單位推出自家產品,讓新建完成的侖埤河濱公園11日一早就涌入大批人潮。

擁有好山好水的宜蘭大同鄉農特產豐富多元,南山、四季、茂安地區是臺灣高麗菜、甘藍菜、包心白菜等高冷蔬菜重要產區,蘭陽溪河牀也盛產西瓜,也是北部地區前往前往棲蘭山、武陵等景點中繼站,抗疫期間,出遊人潮銳減,加上去年冬天豪雨成災,臺七線道路坍方而封路,連串災情對大同鄉影響不小。

日前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佈放寬戴口罩規定,中斷交通也恢復,大同鄉公所抓緊復甦節奏,串聯英士社區發展協會、稻米產銷班、原住民產銷合作社等在地業者,規劃原民樂舞展演、春天市集、攝影比賽及泰雅文化體驗等活動,期能吸引觀光人潮,行銷該鄉部落農特產品、特色餐飲及文創工藝產品,並帶動部落旅遊。

活動選在三年來投入近3000萬元的河濱公園及泰雅地景公園舉行,這處大同鄉新景點佔地達13公頃,園區內廣植多種櫻花與季節性花卉,並有衆多林木,設置瞭望平臺、泰雅穀倉、竹造屋、風雨廊道以及地景步道等設施;活動邀請大同鄉勒巴彥文化藝術團、門諾漾文化藝術團、快樂山水青年文化藝術團等在地表演團體,從13歲到85歲三代共舞,展現泰雅族人歌舞才藝,鄉內泰雅編織與文化工作者分別展示多樣傳統工藝,讓民衆親身參與體驗,感受泰雅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