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清境火把節狂歡登場 多元族羣文化相輝映

活動最高潮的火把點燃儀式,與會族人與來賓共同舉着火把聚集點燃篝火,現場煙火隨着噴發照亮天空,和地面火把相互輝映。(南投縣雲南同鄉會理事長魯文印提供)

族人按照風俗將辣椒、玉米等收成的食物,掛上祭典的入口處。(Bauki Angaw提供)

南投縣雲南同鄉會 理事長魯文印(左),清境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李克之(右)和族人合力將竹竿立起來,這裡是點燃篝火的場地。(Bauki Angaw提供)

點燃篝火的架子上還綁着風調雨順、六畜興旺等春聯。(Bauki Angaw提供)

清境火把節由哈尼族傳統習俗的「長街宴」揭開序幕,今年的長街宴在博望新村舉行,長達240公尺的餐桌擺上各式滇緬泰佳餚;博望新村是第一代移民居住的地方之一。(南投縣雲南同鄉會理事長魯文印提供)

清境社區媽媽們有遷臺第二代、第三代或是媳婦等人,一起參加展演民族舞蹈。(Bauki Angaw提供)

舉行長街宴的時候,兒童展現民族風味的舞蹈。(南投縣雲南同鄉會理事長魯文印提供)

清境火把節與會族人與來賓共同舉着火把聚集點燃篝火。(Bauki Angaw提供)

火把節的篝火點燃後,依習俗衆人圍着燃燒的篝火一起跳舞。(Bauki Angaw提供)

火把節的篝火點燃後,各族族人依習俗圍着燃燒的篝火一起跳舞。(南投縣雲南同鄉會理事長魯文印提供)

頗具異國情調的南投仁愛鄉「清境火把節」10月28日至29日在清境國小登場,這項源自於中國大陸西南地區彝族、哈尼族、白族、納西、基諾等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隨着1961年異域孤軍與雲南少數民族傳入臺灣,加上多年來與臺灣原住民族因通婚、生活地緣、產業互動等因素,融合爲具多元族羣文化特色活動,如今已成爲南投代表性地方節慶。

南投縣雲南同鄉會理事長魯文印表示,今年已邁入第16年的火把節尤其以彝族爲主,視其爲新年,又稱爲「星迴節」或「東方狂歡節」,傳統上原本在每年6月舉行,但清境地區因農忙因素,且要避開臺風及梅雨季而選在10月登場;整個活動由哈尼族傳統習俗的「長街宴」揭開序幕,每年分別由博望、定遠、壽亭三村輪辦,長達240公尺的餐桌擺上各式滇緬泰佳餚,今年在博望新村廣場辦桌由當地族人與來賓共享,也爲火把節暖身。

隨着疫情逐漸降溫,火把節今年共舉行兩天活動,分成雲南之夜與原鄉之夜,社區居民亦早就共同攜手佈置會場,透過由白鷳鳥與梯田構成的「哈尼族徽」,凸顯今年主題「哈尼族」意象,場中堆置火把節篝火所需的薪材,備妥火把,還掛上風調雨順、六畜興旺的對聯,讓現場充滿節慶氣氛,遠處山頭一度出現壯麗的雲瀑,讓現場民衆覺得帶來好兆頭。

晚會除了雲南打跳、滇緬少數民族及原住民族歌舞表演,許多民衆也跟着唱跳,完全溶入節慶氛圍,同時也享受不同的文化視覺饗宴,活動最高潮的火把點燃儀式,與會族人與來賓共同舉着火把聚集點燃篝火,現場煙火隨着噴發照亮天空,和地面火把相互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