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戰時輓歌》 編舞家寫給烏克蘭人民的一封情書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本週末抵臺首演,烏克蘭芭蕾舞者表示,能夠在戰爭中有機會還能在荷蘭落腳,持續訓練、持續跳舞,他們很感激,但更期待有一天能再度回到自己的國家跳舞,此次來臺巡演也希望告訴臺灣觀衆,面對威脅,團結一心的重要性。(鄧博仁攝)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UnitedUkrainianBallet)是由一羣因烏俄戰爭流離失所的烏克蘭頂尖芭蕾舞者組成。因戰爭的文化敏感性,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不演出「天鵝湖」,而是改以編舞家拉特曼斯基(Alexei Ratmansky)在烏俄戰爭爆發後的全新創作《戰時輓歌》(Wartime Elegy)。拉特曼斯基受訪時曾表示,他不認爲自己在藝術上有任何政治性,但是「現在的局勢卻將政治藝術綁在一起,是我過去從未經歷過的」,這場戰爭對他而言非痛苦。

《戰時輓歌》是烏俄戰爭爆發後的全新創作,是編舞家拉特曼斯基 Alexei Ratmansky寫給烏克蘭人民的一封情書。(鄧博仁攝)

烏克蘭聯合芭蕾舞團27日彩排《戰時輓歌》、《斯巴達》與《吉賽兒》。《戰時輓歌》用了烏克蘭當代最知名作曲家西爾維斯特洛夫的音樂,加上烏克蘭傳歌曲,是編舞家拉特曼斯基向烏克蘭堅韌不拔的精神致敬,並祈禱未來的和平。《戰時輓歌》是拉特曼斯基於烏俄戰爭後的第一部新芭蕾創作,編舞家本人曾公開反對戰爭,但這部作品並沒有鮮明的政治色彩。相反地,他採用烏克蘭作曲家西爾維斯特洛夫(Valentin Silvestrov)的鋼琴和絃樂,及傳統民間音樂,希望展現烏克蘭文化中獨特的快樂正向,並對他們堅韌不拔的精神致敬,祈願和平即將到來。

《戰時輓歌》是烏俄戰爭爆發後的全新創作,是編舞家拉特曼斯基 Alexei Ratmansky寫給烏克蘭人民的一封情書。演出片段,讓人聯想到戰地攝影師羅伯卡帕搶灘的畫面。(鄧博仁攝)

《戰時輓歌》是烏俄戰爭爆發後的全新創作,是編舞家拉特曼斯基 Alexei Ratmansky寫給烏克蘭人民的一封情書。(鄧博仁攝)

《戰時輓歌》是烏俄戰爭爆發後的全新創作,是編舞家拉特曼斯基 Alexei Ratmansky寫給烏克蘭人民的一封情書。(鄧博仁攝)

《戰時輓歌》是烏俄戰爭爆發後的全新創作,是編舞家拉特曼斯基 Alexei Ratmansky寫給烏克蘭人民的一封情書。(鄧博仁攝)

《戰時輓歌》是烏俄戰爭爆發後的全新創作,是編舞家拉特曼斯基 Alexei Ratmansky寫給烏克蘭人民的一封情書。(鄧博仁攝)

舞團首部舞劇作品《吉賽兒》爲精選浪漫主義時期的芭蕾舞劇代表作。本次演出的第二幕慢板中,男舞者追悔莫及的細膩情感戲與女主角快速旋轉的炫技舞蹈,是浪漫芭蕾不可錯過的經典。(鄧博仁攝)

舞團首部舞劇作品《吉賽兒》爲精選浪漫主義時期的芭蕾舞劇代表作,不同於蓬蓬短裙的形象,《吉賽兒》的女舞者身著白紗裙以輕盈柔美的肢體展現幽靈形象,對惆悵傷感情節的演繹精湛動人。本次演出的第二幕慢板中,男舞者追悔莫及的細膩情感戲與女主角快速旋轉的炫技舞蹈,是浪漫芭蕾不可錯過的經典。

舞團首部舞劇作品《吉賽兒》爲精選浪漫主義時期的芭蕾舞劇代表作。本次演出的第二幕慢板中,男舞者追悔莫及的細膩情感戲與女主角快速旋轉的炫技舞蹈,是浪漫芭蕾不可錯過的經典。(鄧博仁攝)

舞團首部舞劇作品《吉賽兒》爲精選浪漫主義時期的芭蕾舞劇代表作。本次演出的第二幕慢板中,男舞者追悔莫及的細膩情感戲與女主角快速旋轉的炫技舞蹈,是浪漫芭蕾不可錯過的經典。(鄧博仁攝)

舞團首部舞劇作品《吉賽兒》爲精選浪漫主義時期的芭蕾舞劇代表作。本次演出的第二幕慢板中,男舞者追悔莫及的細膩情感戲與女主角快速旋轉的炫技舞蹈,是浪漫芭蕾不可錯過的經典。(鄧博仁攝)

舞團首部舞劇作品《吉賽兒》爲精選浪漫主義時期的芭蕾舞劇代表作。本次演出的第二幕慢板中,男舞者追悔莫及的細膩情感戲與女主角快速旋轉的炫技舞蹈,是浪漫芭蕾不可錯過的經典。(鄧博仁攝)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鄧博仁攝)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本次演出的第二幕中,男主角斯巴達克斯和女主角弗裡吉亞隨着悠揚的慢板樂聲起舞,慶祝他們成功逃脫,卻不知道接下來即將面對到的是背叛與生離死別的悲慘結局。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鄧博仁攝)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鄧博仁攝)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鄧博仁攝)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鄧博仁攝)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鄧博仁攝)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鄧博仁攝)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鄧博仁攝)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鄧博仁攝)

《斯巴達》以羅馬共和時代爲背景,重現斯巴達克斯起義的歷史故事,是一部以男性舞者爲首的芭蕾舞劇,呈現出戰士陽剛強勁的舞蹈之美。(鄧博仁攝)

編舞家拉特曼斯基 Alexei Ratmansky,當代最重要的編舞家之一,出生於聖彼得堡,成長於烏克蘭基輔。畢業於波修瓦芭蕾學校之後,他成爲烏克蘭國家芭蕾首席,之後漸漸將生涯重心轉往編舞工作,1997年,爲喬治亞國家芭蕾與超級舞星妮娜.安娜妮婭舒薇莉創作的舞碼,獲得廣泛好評。他於2004年至2008年擔任波修瓦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爲舞團推出《海盜》、《巴黎的火焰》等舞碼。2008年,拉特曼斯基將重心轉往西方世界,前往紐約擔任美國芭蕾舞團的首任駐團藝術家;2023年1月,紐約市立芭蕾舞團宣佈,拉特曼斯基將於8月起擔任該團駐團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