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看臺灣》新社梯田收割黃金稻浪 踩稻客成最不美麗風景

新社梯田噶瑪蘭族農民爲求工作順利,收割前在田埂上以酒水祭拜祖靈。(黃子明攝)

新社梯田位於花蓮縣臺11線上,爲全臺最大的濱海階梯式梯田,右上方山頭爲當地最高的「拉拉板山」(Lalaban)。(黃子明攝)

新社梯田位於花蓮縣臺11線上,爲全臺最大的濱海階梯式梯田,右上方山頭爲當地最高的「拉拉板山」(Lalaban)。(黃子明攝)

近來連日午後雷陣雨,田土因而鬆軟,新社梯田農民鋪設鐵板方便農耕機具出入。(黃子明攝)

許多遊客在新社梯田田埂上游走拍照。(黃子明攝)

許多遊客在新社梯田田埂上游走拍照。(黃子明攝)

新社梯田農民以農用車載着收成稻穀準備離開田區,背後爲尚未收割的層層梯田。(黃子明攝)

新社梯田農民跟隨割稻機撿拾掉落或未收割稻穗,不浪費任一顆稻米。(黃子明攝)

新社梯田農民跟隨割稻機撿拾掉落或未收割稻穗,不浪費任一顆稻米。(黃子明攝)

新社梯田農民收割稻穗都會互相幫忙,保有早期農村交工傳統。(黃子明攝)

新社梯田農民朱永靜(左)將收成稻穀裝入帆布袋中。(黃子明攝)

近來連日午後雷陣雨,新社梯田部分稻子伏倒或水分過於飽滿。(黃子明攝)

近來天氣炎熱,新社梯田無處遮陽,農民休息時躲在車子陰影下乘涼。(黃子明攝)

新社梯田美景吸引許多遊客打卡。(黃子明攝)

新社梯田農民將收成後的溼谷集中,準備送到光復鄉工廠去烘乾。(黃子明攝)

位於花蓮縣臺11線上全臺最大的濱海階梯式梯田—新社梯田近來開始收割稻作,該處主要由噶瑪蘭與阿美族人共同耕作的稻田區,其背後有族羣互助與農耕技術交流的美麗傳說。

據當地老一輩族人表示,早期居住該地的阿美族多在緩坡地帶種植旱稻爲主,19世紀後期,因抗清遭追殺而逃至豐濱的噶瑪蘭人,在蘭陽平原就已擅長小米、水稻耕種,兩族後來共同居住在新社等地,水稻農耕技術因而傳入,並逐漸發展成當地主要作物。

由於比鄰太平洋,位於公路旁所謂「新社半島」水田區,東北季風強勁,靠海梯田多數農民每年只種一期稻作,1968年雜交選育成功,1975年命名推廣的「高雄139號」成爲新社梯田區最普遍稻種,結穗後的黃金稻浪每年都吸引大批民衆打卡,部分靠山區農民種植二期稻,選用種植期較短的稻米品種。

新社部落旁的羣山爲海岸山脈一部分,梯田灌溉水源即是引自附近山區,公路西北邊的「拉拉板山」(Lalaban)噶瑪蘭語爲「最高」之意,是其中最高的山頭,部落漁民捕魚回航做爲重要指引,山上有農田,也是噶瑪蘭族去世祖先下葬之處,曾出土巨大石棺。

近來連日午後雷陣雨,部分稻子伏倒或水分過於飽滿,田土也因而鬆軟,讓割稻機作業增添不少困難,爲使工作順利,當地原住民種植稻米,不論插秧或收割,都會備妥酒水祭拜祖靈。 由於梯田有許多不規則區塊,加上上述因素,人工輔助收割不可少,已經種稻十餘年的噶瑪蘭族農民朱永靜,29日偕同妻子及親戚一起收割,開始前所有人都按照該族傳統儀式,在田頭以酒水祭拜祖靈後纔開始作業。

新社梯田雖因盛名遠播吸引許多人潮,但有人不聽勸告踏入稻叢中拍照打卡,甚至與警方捉迷藏,朱永靜指着田裡被踩倒的稻子甚感無奈,對照他與親友跟隨割稻機拾穗,不浪費任一顆稻米,不良遊客在這個梯田美景反成了最不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