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利用 底渣再生粒料建材成趨勢

高市府環保局管轄的4座焚化廠每年可產出18萬公噸焚化爐底渣,經過處理後,可製成再利用「粒料」,作爲CLSM(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的工程骨材。(高市府環保局提供/洪浩軒高雄傳真)

高市府環保局管轄的4座焚化廠每年產出18萬公噸底渣,經過處理後,可製成再利用「粒料」,作爲CLSM(控制性低強度回填材料)的工程骨材,初期高雄的工程單位多半持觀望態度,但經過市府創立認證制度,高雄現已成爲全臺最多底渣粒料CLSM認證預拌混凝土廠的城市。

高市府環保局表示,高雄市4座垃圾焚化廠年產出約18萬公噸的焚化爐底渣,在妥善篩分處理後可化身爲「焚化底渣再生粒料」,作爲公共工程使用的一種工程材料或回填料,由於去化是個問題,甚至衍生未按規定回填等弊端,加上初期各工程單位普遍對這項再生材料抱持觀望態度,因此環保局於2018年起首創「再生粒料供料機制與CLSM預拌混凝土廠認證」制度,確保去化不會產生弊端。

高市府環保局說明,這套「CLSM預拌混凝土廠認證」作業,是由土木與環工相關背景的學者專家、專業檢測機構共同組成評鑑小組,直接到預拌混凝土廠內執行現場評鑑與CLSM預拌試驗,並對廠方應具備的環保許可、CLSM品質與儲存管理能力層層審覈與把關。

環保局指出,初期環保局認證的CLSM預拌混凝土廠僅有5家,焚化再生粒料使用量也僅3.7萬公噸。但經環保局在法規增訂焚化再生粒料應摻用比例,並藉由對認可預拌混凝土廠定期現場查覈與出料抽驗下,讓工程單位對CLSM摻用的焚化再生粒料來源與品質愈來愈有信心。

到了今年度,高雄已擁有12家環保局認證的CLSM預拌混凝土廠,是全臺最多底渣粒料CLSM認證預拌混凝土廠的城市,出貨量每年都穩定達10萬公噸以上,這也堪稱全臺之最,顯示焚化再生粒料作爲CLSM的工程骨材在高雄市已經成爲新趨勢。

環保局長張瑞琿表示,爲了確保環保局認證的預拌混凝土廠出產品質,他們將持續邀請專家學者考覈評鑑,舉凡焚化再生粒料流向申報管理、廠內貯存與環境、現場查驗紀錄等等,都會不定期抽驗,並將環保與勞安稽查違規等項目納入評鑑,以促進認證的預拌混凝土廠強化自主管理,適時汰劣留良,讓再生粒料製成的CLSM品質無虞,得以守護公共工程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