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註冊後卻無額度,微衆銀行被質疑“白嫖”個人信息

申請後顯示沒有額度。沒有給額度,但默認成爲用戶了。

科技向善還是來者不善?

點了微信朋友圈的微衆銀行廣告,隔天接到了對方的電話,邀請“獲取”微衆銀行旗下微衆易貸的額度,在經過採集人臉等一系列操作後,最後卻被告知暫無額度,這是張成(化名)最近遇到的一件煩心事。

張成告訴《獨角獸挖掘機》,他前兩週在刷朋友圈時,刷到了微衆銀行的放貸廣告,因爲自己也是從事金融工作,抱着好奇的心理,他就點進去看了看,當時並沒有去申請額度。

隔天后,張成接到了微衆銀行的電話,邀請他來“獲取”額度,對方一步步指導他使用小程序採用人臉、短信驗證。結果放下電話,他收到短信稱未能審批通過,小程序上告訴他暫無額度。

一位業內人士認爲,出現這樣由官方人員引導註冊,然後還沒有額度,一般可能有這樣兩種情況.

一種情況可能是前端獲客人員只負責幫助用戶完成基本註冊環節,他們並不瞭解中後臺可用於放款的整體資金盤子還有多少;特別是不少金融機構出於成本方面的考量,前端獲客人員很多都啓用的第三方外包公司,廣義範疇內,這屬於金融機構管理方面出現了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可能就比較嚴重了,就是金融機構成心誘導,通過這種方式來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

事實上,一家金融機構在給一個用戶做信貸評估時,除了會看這個人的資產實力之外,更多會參考這個人此前的債償能力,比如已有房貸、車貸是否按時還款,信用卡、花唄、借唄、白條是否準時還款等等。另外,頻繁登錄央行徵信系統查詢徵信也會影響到信用評估的結果。

爲了判斷上述行爲屬於哪種情況,《獨角獸挖掘機》找了2位徵信記錄可以被視爲“良好”的志願者對微衆易貸的產品做了測試。

一位是有房(無房貸),信用卡徵信極爲良好,從未有過逾期記錄,曾無意啓用過一次花唄,在賬期內全額還款後隨即關閉了該功能;

另一位是有房(有房貸),信用卡信用卡徵信極爲良好,從未有過逾期記錄,沒有用過花唄、白條等消費產品。

兩位志願者按照微衆易貸小程序上的操作提示,輸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以及人臉採集,但出來的結果無一例外都是“審覈未通過”。

其中,第一位京籍名下二套房的志願者頗有些受傷地表示:“我一個天天被銀行追着給貸款額度,動不動就給我打電話要給我信用卡提額的人,微衆銀行幾秒鐘就判別我資質不合格,着實讓我感情有些受傷。”

讓2位志願者頗感不爽的是,即使審覈並沒通過,但從頁面顯示結果上不難看出,二人均已被默認爲微衆易貸的用戶了,而整個頁面上根本找不到賬戶註銷的按鈕。

“這樣數據就被白採了、還可能個人徵信被白嫖了。”張成說他對於網上這類信息是比較警惕的,但沒想到微衆銀行這樣的濃眉大眼的平臺也會玩這種套路。(文/獨角獸挖掘機:小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