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公幼混齡教學 有家長轉私幼

少子化衝擊,中彰公幼混齡教學的比率達7至9成,有家長質疑教學成效,學者呼籲應培育教學能力。記者簡慧珍/攝影

臺灣面臨少子化,不少公幼靠混齡上課突破12人成班門檻,臺中有9成、彰化7成公幼都是混齡班。公幼教師說,混齡教學不易,有些大孩子會「退化」模仿幼兒行爲,也有家長擔心教學品質下滑、學習進度落後,把孩子從公幼混齡班轉到私幼分齡班。

臺中市教育局表示,教育部未規定3至5歲公幼須分齡教學,目前中市公幼251園、非營利幼兒園35園,只有13所公幼因爲家長與教學習慣,採分齡專班招生,其餘3至5歲都開混齡班。

彰化縣教育處統計,國小附幼、鄉鎮市公所轄管的公幼合計73園,分齡分班教學僅19園,其餘都是混齡教學。有公幼老師說,少子化,加上專家學者鼓吹混齡優點,現在僅剩5鄉鎮市公幼採分齡上課。

混齡教學成常態,多數家長礙於公幼學費便宜又難入學,只好接受。彰化縣有公幼學童原本讀混齡班,後來轉學到私幼,該園所被主管機關打電話「關切」。業界說,少子化衝擊,大家都怕學生流失,一旦低於成班門檻,恐怕會不敷成本。

溪湖鎮陳姓家長說,混齡班老師的注意力,常會被較年幼的孩童「吸走」,年紀較大的孩子得不到足夠照顧與指導;混齡課程不像分齡學習的主題明確,若經濟能力許可、讀得起私幼,當然優先選擇分齡教學。

公幼老師說,3至5歲的混齡學習不容易設計,若大家一起上課,大孩子覺得幼兒的內容太簡單,容易分心,幼童覺得大孩子的內容太難,也無法投入,讓教學陷入混亂;實務上常依年齡層,每天分配分齡教學時數,例如5歲童上課時,3、4歲改安排團體或體能活動。

不過,多名公幼老師說,分齡上課易於教學,幼童學習效果較好,但混齡學習仍有好處,不能因此否定其價值,尤其獨生子女多,混齡班就像家中有兄弟姊妹,能幫助成長。

臺中教育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陳盛賢表示,混齡教學可以增強孩子社交能力,對生活更全面瞭解,有助更快適應環境,但混齡可能發生大孩子欺負小孩子。明道大學教育藝術與療育研究所助理教授江姮姬表示,混齡教學較複雜,必須專業知能和經驗充足,否則孩子學習他人優點,也會學習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