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流行拍女性電影了?
作者|魏妮卡
編輯|李春暉
很長一段時間裡,電影都在塑造女性,卻並不由女性塑造。每當談起扛票房的演員,人們下意識想到也是中生、小生,鮮有人提及女演員。但從今年開始,事情似乎起了變化。
85花“尖子生”趙麗穎除了在電視劇方面迎來事業第二春,電影方面也突飛猛進。趙麗穎今年上映了三部電影,一部《第二十條》提名金雞獎女配,兩部主演電影《浴火之路》《喬妍的心事》票房均超出預期。有業內人士將其比作“女版朱一龍”,久違地討論起了女演員的扛票房能力。
不只女演員在突圍,女導演、女性題材電影在今年都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績。春節檔,賈玲再執導筒的《熱辣滾燙》以34億票房坐穩了今年的冠軍寶座。五一檔,烏日娜執導的《末路狂花錢》以7.8億票房拿下檔期冠軍。
在這個整體票房水位偏低的年份,小成本女性電影相繼挺進了“億元”梯隊,比如《出走的決心》《喬妍的心事》《燦爛的她》等。
春江水暖鴨先知,硬糖君查詢了最近的備案信息,發現各大公司都在佈局女性電影。比如,愛奇藝影業與馮小剛、趙麗穎合作的《向陽·花》,女老闆當家的儒意手握三部女性題材項目《鑑男戀愛手冊》《我和媽媽的三十歲男友》《全職女兒》。看來,老闆們也很清楚以“前任系列”爲代表的男性視角愛情片式微,並不代表女性視角的愛情片沒前途。
看看近兩年的市場調研數據,就不難理解電影圈爲何會颳起“女性風”。因爲女性觀衆佔比開始超過男性,並呈現走高趨勢。那麼,電影轉向女性題材創作,似乎也是必然之勢?
女性懸疑,炙手可熱
提起電影圈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女演員,馬麗、賈玲是繞不開的兩位人物,二人又都是喜劇電影的代表人物。但比起賈玲,馬麗至今還沒有一部大女主戲上映。拍了20多年戲,馬麗去年纔等來了第一部大女主戲《水餃皇后》——由劉偉強導演、韓家女編劇的傳記片,講述灣仔碼頭創始人是臧健和的故事。
中國從不缺優秀的女性人物故事,可過去十幾年,商業片領域鮮有開發這類題材。當然,開發這類題材也確實有風險,張桂梅故事改編的電影《我本是高山》就是一個例子。
但同一題材,電視劇版《山花爛漫時》就獲得了成功。這就證明不是題材不受觀衆待見,而是主創要有跟觀衆共振的改編意識,特別是女性題材不能觸及女性思潮的雷區。
除了女性傳記片重出江湖,女性懸疑片更是百花齊放,大花、小花相繼涌進這個賽道。張小斐算是這個賽道的代表人物,從賈玲的喜劇電影走出後,通過《拯救嫌疑人》成功轉型;現在又和陳思誠、韓寒合作懸疑片《真相》——改編自ONE上徵文比賽獲獎作品《惡女阿尤》,是一部絕對的大女主戲;還有一部貓眼備案項目懸疑片《謎一樣的雙眼》,傳聞也將由張小斐主演。
趙麗穎與馮小剛導演合作的《向陽·花》講述出獄女子的故事,目前官宣主演陣容均爲女性,包括王菊、程瀟。
00花更是傾巢出動。最年輕的華表獎影后張子楓終於跳出親情片、愛情片,和陳正道合作了大女主懸疑片《花漾》,講述花滑少女謀殺案。李玉、方勵這對老搭檔也爲張子楓提供了一個全女性班底電影《下一個颱風》,其他女主演爲姚晨、張偉麗、李心潔。
剛提名金雞獎最佳女主的李庚希,有了劇集代表作《漫長的季節》後,又拍了一部大女主懸疑片《即興謀殺》。“謀女郎”劉浩存則合作了文淇,拍了《嘉年華》導演文晏的新作《想飛的女孩》,講述兩姐妹被毒販追殺的逃亡之旅。
此外,還有一些電影公司,也跟進了女性犯罪題材。比如突燃影業備案項目《女字旁》,改編自《摩天大樓》編劇、作家殳俏的同名小說,講述橫跨三十年的連環女性強姦案。光線傳媒備案了《我正看着你》,講述美食女網紅的懸疑故事,有點像女版的《網絡謎蹤》。
從備案信息看,還有一些廣泛的女性題材。比如,亭東影業備案項目《爆改人生》,導演是深受女性觀衆喜愛的90後作家張皓宸。他的上一部上映作品《念念相忘》,敘事視角還是男性。《爆改人生》則改爲女主角,講述一個女社畜的故事,像是將職場喜劇類型與女性題材相結合。工夫影業備案項目《世界上最幸運的人》主角也爲女性,故事涉及女性社會焦慮的話題。
從小妞電影到愛情片,女性電影的沉浮
2019年,FIRST電影節上,海清、姚晨、樑靜等人發表了著名了“女演員宣言”。第一次讓觀衆意識到,原來現在的電影圈已沒有“女演員”的容身之處。
當時,正值主旋律大片的巔峰時期,有媒體人銳評“在中國銀幕上,只有‘小女孩’和‘老太太’”。偶有一線女演員自己組局拍幾部女性電影,即使票房、口碑反響均不錯,仍然沒有資本跟進後續。比如姚晨、馬伊琍主演的《找到你》、姚晨主演的《送我上青雲》。
2021到2023年,袁泉相繼憑藉《中國醫生》《中國機長》斬獲了多個電影女主、女配獎,再一次讓羣衆關注到大銀幕上女性角色的缺失。雖然袁泉的演技毋庸置疑,但在這些以男性爲絕對主導的主旋律動作片裡,她的戲份不僅少,也沒有給到她充分飆戲的空間。這樣的“最佳女主角”,着實尷尬。
很長一段時間裡,電影大花小花的擇戲空間非常小,只能選擇當大片裡的“掛件女主”。比如接連演了《攀登者》《志願軍》的章子怡。
討論當下大銀幕上女性的缺場,繞不開曾經現象級的“小妞電影”。
“小妞電影”興起於好萊塢60年代,以《蒂凡尼的早餐》爲代表,塑造了不同於以往“聖女”“妖女”的女性角色,以女性視角展開獨特的輕喜劇故事。該類型在美國興盛了半個世紀,80、90年代的代表女明星是茱莉亞·羅伯茨,新世紀的代表女明星是安妮·海瑟薇。
國內於2010年左右興起小妞電影。彼時,那些演大片的“大花們”都悉數下海拍小妞電影。比如章子怡的《非常完美》、湯唯的《北京遇上西雅圖》、周迅的《撒嬌女人最好命》、范冰冰的《一夜驚喜》、舒淇的《剩者爲王》等。
“謀女郎”倪妮從《金陵十三釵》走出後,也立刻投身小妞電影潮,相繼主演了《等風來》《新娘大作戰》《28歲未成年》等。
小妞電影的佼佼者當屬白百何。她憑藉《失戀33天》一戰成名,2015年又通過奇幻大片《捉妖記》成功轉型,成爲第一個接近百億票房俱樂部的女演員,曾是電影圈當之無愧的票房一姐。
從導演上來講,小妞電影的成功代表是郭敬明。他的《小時代》系列儘管當時遭遇主流影評人抨擊,但四部電影的票房相當成功,在當時就帶火了“社交觀影”的商業概念,其人物、臺詞這兩年還在不斷被“文藝復興”。
周冬雨是小妞電影最後也是最大的紅利獲得者。港片體系培養出的許宏宇、曾國祥兩位導演,拍出了比較新穎的“小妞電影”《喜歡·你》《七月與安生》,不僅讓“謀女郎”周冬雨成功轉型,還幫其撬開了主流獎項的大門。
但隨着曾國祥、許宏宇的事業變化——一個有政治立場爭議,一個被收編拍電視劇去了,電影圈就再沒人續上小妞電影的香火。
女性風口到了嗎?
硬糖君盤點了內地票房排名前200的導演,只有12位中國女性導演上榜。賈玲名列11名,薛曉璐名列20名,其他女導演百名開外。現階段女導演在電影圈的地位,一目瞭然。
短時間內,電影圈不會有太大的格局上的改變。但當前興起的一些女性項目,確實會讓整個行業發生潛移默化的變化。事實上,據硬糖君所知,因爲很多電影頻頻在“女性議題”上觸雷,現在很多製作公司會更加聽取女性創作者的意見,並更多地啓用女性創作者。
長期深耕劇集的製作公司,比如正午陽光、五元文化、檸萌影業等,近來都有電影方面的動作。可能是他們終於等到了時機。因爲電影市場的女性觀衆增多,而劇集市場一直是以女性觀衆爲主,所以他們多多少少有一些成功經驗。劇集公司喊了多年的“劇影聯動”,說不定真能在如今的電影市場大展拳腳。
而且,參照迪士尼女性傳記片《泳者之心》在國內口碑、票房均大幅碾壓美國本土的情況來看,咱們這邊的女性主義風潮纔剛開始,不像好萊塢已經進入了倦怠期。這部在北美表現平庸的電影,在國內卻好評如潮,並讓很多女性觀衆爲其搖旗吶喊。
好萊塢的女性電影潮大約興起於2015年。此前奧斯卡每年提名的最佳女主角,也會有一些“掛件女主”。衝獎片領域的代表人物是“90花”西爾莎·羅南、瑪格特·羅比,倆人一起演過《瑪麗女王》,西爾莎·羅南主演的《布魯克林》《伯德小姐》《小婦人》等都是女性電影的代表。
商業片領域,則是靠《神奇女俠》打響頭炮,後續好萊塢開啓了“女英雄”製作潮。比如,《驚奇隊長》《X戰警之黑鳳凰》《黑寡婦》《蜘蛛夫人》以及新版《霹靂嬌娃》《古墓麗影》等。但這類女性製作潮後續過於劍走偏鋒,搞起了“黑人女主潮”,比如迪士尼的“黑美人魚”“黑白雪公主”,讓越來越多的觀衆審美無能。
直到《芭比》這類擁有女權內核的商業片出現,不僅扭轉了女性電影的口碑,還創造了女性電影的票房紀錄。
咱們這邊的“女性思潮”進程本就慢國外一拍,反饋到電影上更需要一定時間。現階段,國內應該還處於女性電影潮萌芽期,已經有部分作品吃到紅利。除了前面提到的《出走的決心》《喬妍的心事》,佟麗婭主演的家暴題材電影《我經過風暴》賣了1.8億,也實屬超過業內預期。
圈內創作者已經開始有意識改編國外女性電影。比如光線傳媒合作“95花”張婧儀的《獨一無二》,改編自奧斯卡獲獎影片《健聽女孩》。開心麻花拍攝的馬麗新電影《天倫之樂》,講述東北保姆和孤寡老太太的故事,很像是女版的《觸不可及》。
市場環境趨冷、投資越加謹慎的情況下,女性電影潮能夠有萌芽之勢,應該也是老闆們深思熟慮的結果。咱就看這第一批女性電影上映後,電影市場的反響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