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部國產劇被舉報下架,太顛了!

最近,一部新劇引發了爭議。

早在開播之前,就滾動式狗血營銷。

上線後,更是話題連連。

甚至還遭到網友舉報要求下架,理由是三觀不正。

真有這麼奇葩?

今天,魚叔就來看看,它到底有多「毀三觀」——

《小日子》

事先說明,魚叔並不提倡舉報,也不支持停播下架。

但,這部劇被說三觀不正,屬實不冤。

劇集開場,就是酒店房間。

一對男女在酒店做着不可描述的事情。

濃情蜜意之中,男方拿着手機對電話那頭的人解釋——

我在見客戶呢

一個重要的客戶

偷情現場?

人家還真不是。

顧茉莉(童謠飾),標準的「江浙滬獨生女」。

從小生活富足的她,在上海一家畫廊當經紀人。

按理來說,身爲投胎高手的她應該過着歲月靜好的日子。

然而,因爲嫁了個鳳凰男,直接提升了人生難度。

也就是酒店中撒謊的那個男人,朱勁草(陳曉飾)。

所以,人家根本不是偷情,而是夫妻出來找刺激。

至於原因嘛,還得從結婚時說起。

當時,女方父母打算兩家人一起出資買個大房子。

結果男方父母堅決反對。

理由倒也很簡單,他們要保證這是兒子的婚前財產。

爲了兒子的長遠發展,他們咬牙買下一套57平的一室一廳。

房本上,只寫了男方一個名字。

本來這也沒什麼,兩夫妻住小房子也沒問題。

但,自打生了孩子後,男方媽媽便以照顧孩子爲由搬來住。

這一住就是六年。

夫妻倆爲了保證隱私,每週都會去酒店開房。

本來神不知鬼不覺的事情,可茉莉偏偏要留下發票。

好巧不巧,被幫她洗衣服的婆婆發現了。

接下來,癲的就來了。

婆婆認定兒媳在外面鬼混,拿着發票跑到畫廊大鬧。

氣勢洶洶的樣子,感覺生怕別人不知道兒子被綠了。

這一鬧,直接讓茉莉丟了客戶,也沒了面子。

有了癲婆,癲公怎麼會缺席。

茉莉的公公,堪稱封建復辟代言人。

得知夫妻二人動了賣房置換的心思,開口就是——

這兩室一廳夠住了

敢有不滿,又是一句——

女人不要插話

喊親戚來吃飯,包裝成別人來拜見他。

還要求兒媳,必須親自下廚做飯。

兒媳稍有推脫,張口就是——

公公好不容易來趟上海

你也應該請假在家盡孝

看到這裡,魚叔氣已經不順了。

沒想到後面的劇情,更令人窒息。

身爲打工人,茉莉當然沒有時間操持「家宴」。

索性動用現代科技,花1888叫外賣回家。

可偏偏就這麼巧,被公婆撞個正着。

公公又是一頓輸出,直接甩出「朱氏家規」讓全家人一起學習。

家規內容,更是離譜至極。

放屁不能出聲,穿着不能暴露……

救命,大清早亡了好嘛。

最過分的是,家暴在公公這裡,也是家常便飯。

兒子維護媳婦,直接上手開打。

老婆意見相左,反手就是一巴掌。

哪怕和親家見面,稍不樂意就亂砸東西。

就這,居然能堅持過七年日子。

那老公朱勁草又是什麼態度呢?

雖說完全站在媳婦面前,但除了精神支持毫無作用。

生活在這般水深火熱的家庭中,顧茉莉堪稱當代最強「忍者」。

按國產劇套路來看,茉莉怎麼着也該反抗一下。

確實沒猜錯,人家倒也沒認栽。

但,用的也是毀三觀的方式。

公公婆婆屢屢越界,女方父母自然不忍心看女兒受委屈。

爲了避免雙方家庭矛盾激化,加上再也無法忍受這樣的家庭環境。

茉莉決定鋌而走險,想了個「絕佳」的方案——

離婚。

乍聽之下,獨立女性沒跑了。

但實操起來,卻是純純戀愛腦。

首先,離婚不離家。

證確實是扯了,但茉莉並沒有真的想離。

她和勁草約定,離婚只是爲了讓雙方父母不要干涉兩人的家庭。

情感上,兩人的關係絲毫不受任何影響。

也就是說,這本身就只是形式離婚而已。

該見面見面,該約會約會。

只要不被父母發現,一切都萬事大吉。

其次,日常搞雌競。

外人看來,夫妻倆已是離婚狀態。

那自然避免不了被其他人惦記的可能。

一邊,是雙方父母比賽一般地給兩人找對象。

另一邊,是一位單親媽媽對勁草的惦記。

前者還好解決,後者屬實讓茉莉上了頭。

先是透過蛛絲馬跡調查「小三」的信息,以正房的姿態與之當面對峙。

後有發現收到匿名曝光短信,丟下生病發燒的女兒,開車去查崗。

說到底,這還不是當代王寶釧。

最後,無條件忍耐丈夫。

比起其他鳳凰男,朱勁草確實給了茉莉不少情緒支持。

但細看下來,他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相信過妻子。

一張和前任吃飯的照片,他就聯想到茉莉和人家開房了。

全然不聽解釋,開口就是指責。

妻子工作時被造黃謠,一張合影就能讓他破防。

翹掉結婚紀念日,直接失聯,讓茉莉等到天黑。

而這一切的理由,都是因爲他在乎妻子。

在乎到偷偷給妻子手機安裝定位,保證實時監控。

佔有慾到這種程度,多少有些讓人後背發涼。

但你猜怎麼着,茉莉人家不光吃這套,還要爲男人說話——

你從來沒有要求過我做什麼

甚至都沒有真正地對我發過火

嫁給你是我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

因爲我嫁給了愛情

這三觀,魚叔屬實看不懂。

當然,毀三觀並非一部劇難看的原罪。

最近幾年日韓劇毀三觀的劇情多了去了,但並不影響劇本身的價值。

比如,不久前的韓劇《好久沒做》。

三觀盡毀,話題犀利,口碑卻一騎絕塵。

日劇《明天、我會成爲誰的女友》同樣三觀尺度驚人。

但不妨礙其對社會話題的探討,讓它一度爆紅。

反觀《小日子》,雖說想要探討雙核家庭面對的困難,或不同階級家庭對婚姻產生的影響。

可從成片效果來看,卻是狗血橋段大雜燴。

「毀三觀」,不過是其難看最表象的一個槽點。

更深層次來看,它的問題遠不止於此。

其一,無底線製造衝突。

劇中爲了增加茉莉夫妻二人的矛盾,不惜加入一個「奇葩」小姨。

打着來上海看兒子的旗號,卻在她家蹭吃蹭喝。

更離譜的是,小姨還要偷走她買給婆婆的包,以此激化婆媳矛盾。

按常人的邏輯,得知真相後,婆婆總該爲妹妹給媳婦道歉吧。

人家就偏不,非得丟個公公出來,以正家規之由拒絕低頭。

編劇馬不停蹄地將一個又一個衝突丟到觀衆面前。

美其名曰,生活就是如此吵鬧。

但問題是,生活中的矛盾真會如此密集嗎?

其二,生活場景脫離現實。

兩個家庭的矛盾,主要來源於買不起房。

然而在這個前提下,夫妻二人的生活卻滿是bug。

每週開房兩小時,一次800。

隨手買兩個大牌包,眼睛都不眨一下。

夫妻二人雖說在家要住上下鋪,可出門卻是一人一輛新車。

買不起房的人,真能如此瀟灑?

更別說國產劇向來不擅長的職場戲。

茉莉的同事爲爭業績,不惜真人出鏡爆料。

高層點名要朱勁草外派,他起身說要去接孩子。

這橋段,讓魚叔直接小腦萎縮。

其三,口號式婚姻反思。

爲了突出對婚姻的思考,劇中時不時會插入兩人的獨角戲。

從探討出軌,到結婚的意義,看似主題非常明確。

可到了劇集中,通篇都是常見的搞雌競、戀愛腦,硬凹的清醒人設蕩然無存。

更別說,婚姻中的大多數矛盾不可能說消除就消除。

離婚也不能一勞永逸,問題遠比劇中呈現得更爲複雜,且難以言明。

這種口號化的表達方式,反而會給不少觀衆造成誤導。

畢竟,進退兩難,纔是生活的常態。

雖然魚叔不支持停播下架,但《小日子》被舉報這件事,某種程度上也可供創作者們反思一下。

類似《雙面膠》和《蝸居》那種家庭倫理劇的時代早已過去。

抖音爆款式的狗血戲碼,更不可能成爲創作的標準。

如今,觀衆更期待看到的是真正關照生活的故事。

無限地放大社會新聞裡的離奇衝突,並不能真正挖掘日常生活的本質。

如此吵鬧的肥皂劇,可不是什麼能引起共鳴的小日子。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