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旺義烏

魷魚遊戲旺義烏圖╱美聯社

近兩年義烏熱點產品

上一次讓義烏企業出現「集體制造行爲」,是奧運射擊冠軍楊倩領獎時頭上所配戴的「小黃鴨髮夾」。在楊倩奪冠的第二天,就有企業大量生產。而義烏最新焦點,則是全球爆紅的韓劇「魷魚遊戲」。

全球OTT平臺龍頭網飛(Netflix)的原創韓劇「魷魚遊戲」紅遍全球,不僅劇情吸引觀衆目光,劇中出現的各種道具同樣引發話題。然而當觀衆還在追劇時,位於浙江省的知名小商品批發市場-義烏的製造商們,已經釐清該劇所能夠衍生的周邊產品並且投入生產。

「魷魚遊戲」描述456名因債臺高築而陷入絕望的玩家,參加一連串以兒童遊戲爲主題的生存賽,若玩家贏得六輪遊戲的勝利,就可以獲得高額獎金,如果落敗就有致命的危險。

綜合陸媒報導,劇中的第一個遊戲是123木頭人,負責盯住玩家的是一個長相詭異的玩具娃娃。敏銳的義烏商人押寶這款玩具娃娃面具,將會受到年輕消費族羣瘋搶,因此將該款面具的上市日期定在萬聖節(10月31日)前夕。

商家蹭熱 趕工賺快錢

市場分析,因爲這個玩具娃娃看起來確實非常嚇人,在萬聖節肯定會引來一波跟風熱潮。事實證明,這款面具吸金無數,還遠銷海外。

在大陸電商平臺淘寶上直接搜尋「魷魚遊戲」,最便宜的面具僅人民幣(下同)8元,但即便如此,賣家獲利率仍相當高。義烏宏濤模具有限公司負責人葉建紅表示,有幾款黑色面具,平均生產成本只有1.5元左右。

在義烏的某家模具工廠中,技師正在趕製面具模具。主要生產「魷魚遊戲」中的面具,例如劇中人所戴的黑色面具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這三種圖案。葉建紅指出,目前這套完整的模具仍供不應求,義烏已有上百家企業在做「魷魚遊戲」的生意,「有正規企業,也有小作坊,大家都在搶時間,因爲熱度很快就會消失」。

雖然韓國製作出「魷魚遊戲」並輸出到全球,但是義烏商人卻透過製造其周邊產品把它重新賣回韓國。公開數據顯示,在韓國電商平臺Coupang上銷售「魷魚遊戲」周邊產品的店家,其實很多都是來自大陸。例如劇中玩家身上所穿的比賽套裝,就同時有來自廣州、南京的公司在銷售。

商品銷回韓國 售價飆漲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很多店家在當地平臺出售上述比賽套裝的價格最低僅30元,但是在Coupang上的售價卻高達200元。因此,義烏商人也會關注不同平臺的數據來進行對比分析,率先進駐利潤最高的平臺。

對義烏商人而言,屬於自己的「魷魚遊戲」就是和時間賽跑,不斷地蹭熱點、賺快錢,還要趕在下一個熱點爆發前果斷提前佈局。當這些周邊產品在海內外電商平臺上架,並順利寄送到消費者手中後,義烏商人會撤下生產線,憑敏銳的商業嗅覺尋找下一個熱點。

報導指出,以前的義烏基本上是市場有什麼需求就產銷什麼,但現在的義烏更多的是從熱點中發現需求,進而製造出熱門產品。義烏商人先是透過微博或搜尋引擎持續關注熱點變化,接下來就是對其產生的數據進行分析,例如當天的點擊搜尋量、轉化率等,同時還要關注市場上有多少人正在着手佈局。在外部搜尋量、轉化率數據都比較理想的情況下,只要市場上還沒有太多人關注到此一商機,義烏商人就會果斷出手佈局熱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