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5成寄養童未滿2歲+特殊照顧需求 屏東家扶籲更多家庭投入寄養行列

近3年屏東寄養家庭雖新增20戶,但有8成是雙薪家庭,在高照顧量能上仍不足,屏東家扶中心期盼更多家庭投入。(謝佳潾攝)

近3年屏東寄養家庭雖新增20戶,但有8成是雙薪家庭,在高照顧量能上仍不足,屏東家扶中心期盼更多家庭投入。(謝佳潾攝)

近3年屏東新增89名寄養童,當中未滿2歲的超過3成,加上有特殊照顧需求的逾5成,而寄養家庭雖也新增20戶,但有8成是雙薪家庭,在高照顧量能上仍不足,屏東家扶中心期盼更多家庭投入,讓身心受傷的孩童在愛中成長。

據屏東家扶中心統計,2019年至2021年的新增寄養童年齡,未滿2歲的比例都超過3成,加上有早產、過動、發展遲緩、罕病等特殊照顧需求的更是逾5成,督導黃淑鈴說,由數據可知,近年寄養童的媒配安置,需要較多擁有高照顧量能的寄養家庭,但新增的寄養家庭以雙薪家庭居多。

黃淑玲指出,近3年新增的20戶寄養家庭中,有16戶是雙薪家庭,中心很歡迎年輕的雙薪家庭加入寄養行列,但因寄養爸媽需要工作的關係,導致他們無法有充足的時間可以照顧2歲以下的嬰幼兒,也不易接受每週需要早療的發展遲緩兒童,因此在寄養童的媒配安置上受有限制。

縣府社會處長劉美淑也說,寄養童都是在原生家庭沒有受到好的照顧,甚至是身心受虐,進而產生情緒障礙導致不易照顧,所以寄養家庭都要付出很多心力與時間,寄養的過程是要提供完整家的空間、氛圍與關係,除了寄養爸媽的陪伴外,手足、親友的協助也很重要,而這確實是雙薪家庭較難配合的部分。

爲此,屏東家扶中心與社會處攜手擴大招募更多家庭投入寄養行列,並請來邱素麗、邱英美2位寄養媽媽分享全家20年來一同服務寄養家庭的經驗,邱素麗說,她現在服務的寄養童(化名小雨)是發展遲緩的孩子,與她的孫子同齡,小雨在孫子的陪伴下進步得很明顯。

邱英美說,她的大女兒是最佳小幫手,長年來幫她照顧不少寄養童,也在耳濡目染下投入社工領域,邊工作邊陪伴,讓寄養童獲得滿滿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