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拜登對陸政策走向 日學者:除貿易戰外衝突都會加劇
拜登(Joe Biden)入主白宮,就職演說除提到修補美國與盟友關係外,幾乎沒有涉及外交篇幅,且大部分在呼籲美國人團結、找回傳統美國價值,但仍可由他近期各種表態窺見外交態度。歸化日本華裔經濟學者柯隆認爲,川普(Donald Trump)任期後半段惡化的中美關係,只有貿易戰容易解決,科技戰、亞洲事務等領域都會導致衝突加劇。
從拜登剛就任就推動重返《巴黎協議》,終止川普發起的美國退出WHO(世界衛生組織)程序,可以看出他和去全球化的川普最大差異。柯隆認爲這顯示拜登信奉多邊主義,擁護全球化。
而川普在退出這2項國際協定或組織時,訴求分別是全球暖化是中國等開發中國家陰謀塑造的假議題、WHO在新冠疫情太偏袒爆發地中國大陸,因此拜登讓美國迴歸,顯示他可能有意在應對氣候變遷、防疫這2部分與國際社會、特別是北京當局有更多合作。
柯隆形容拜登的對陸政策,應該會是既競爭又合作的組合拳。川普任期內讓中美關係倒退40年,最嚴重後果是雙方民衆已經互相敵視而且互不信任,美國有超過7成民衆表示不喜歡中國,大陸民衆情緒似乎也已回到韓戰時期、即大陸所謂抗美援朝(朝鮮/北韓)時期。大陸領導人雖然在不同場合表現出希望改善中美關係,但美國是民選體制,民意沒改變前,拜登即使願意也不可能改變目前中美關係對抗基調。
川普對陸最先發動的是貿易戰,但這部分柯隆認爲最容易解決,因爲只是表面利益衝突,只要透過談判對貿易規則和促進貿易平衡有共識,就可以逐漸停止,但其他領域都是男解決或甚至無解。
科技戰涉及關鍵領域未來的制高點,中美在通信、能源、宇宙開發等領域衝突都可能更加劇烈。但亞洲事務,包括香港、西藏、新疆、臺灣、南海、釣魚臺等都是無解,因爲大陸認爲這些都是中國內政問題,而拜登可能延續歐巴馬(Barack Obama)時期的積極干預亞洲、西太平洋事務,華盛頓的做法很可能被北京認爲是挑釁。
不過柯隆認爲,大陸已與30或40年前不同,不僅是加工工廠,也是充滿吸引力的巨大市場,而中國製產品不管在價格或品質競爭力也讓美國民衆很難抗拒,所以中美關係問題不在是否合作,而是該如何合作。他認爲經濟以外問題都難解決,需要時間,雙方可能都要明白欲速則不達,目前來看順其自然還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