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跑愈環保 荷蘭科技大學研發「負碳排」電動車

荷蘭埃因霍溫科技大學所研發的「負碳排」電動車Zam,除了電動化以及太陽能以外,還有一套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圖/Eindhoven University)

電動車很環保,因爲它沒有廢氣,也就不會排放二氧化碳;不過荷蘭埃因霍溫科技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的學生研究團隊還有更環保的想法,他們不想止步於「零碳排」,還希望是「負碳排」。

新阿特拉斯(New Altas) 報導,這組學生團隊名爲TU/ecomotive,他們在2018年設計了Noah電動概念車,車體與車殼使用混有植物纖維的可回收材料製作;到了2020年,團隊提出第2代環保電動車Luca,採用回收再製塑膠搭配植物纖維板;如今該團隊的第3代環保電動車「Zem」 (EM-07),則在車背上披上太陽能板,以及可吸附二氧化碳的負碳排電動車。

「Zam」電動車最大的創意是設計了一種吸附二氧化碳的儲氣設備,能夠在行駛其間,將二氧化碳吸收進儲存罐裡,下車時再交給回收單位。他們目標是在車輛的整個生命週期,將生產車子的碳排放量,都給「吸回來」。

該團隊在環保車殼上已經累積2代經驗,繼續使用再生型塑膠,新的配方混有鳳梨皮。「Zam」的車窗不是用玻璃,而是聚碳酸酯。該團隊表示聚碳酸酯的重量輕、強度好,也易於回收再利用。

研究團隊沒有說明動力系統,僅表示安裝了9個 2.3 千瓦時的模組化電池組,有一個22千瓦的電動機,還有一個高傳動比的差速器,以增加扭矩。”

車體表面上安裝了太能能電池這就不必解釋,可以節省充電時間,延長行車裡程;另一個特殊設計是,該車不裝傳統後視鏡來減少空氣阻力,取而代之的是,後向攝影機與即時影像系統組成的「數位後視鏡」。

研究團隊正在爲他們的「二氧化碳捕獲技術」在申請專利,當車子以60 公里/小時前進時,產生的風壓就就將空氣導入捕集器裡,大約行使320公里會充滿儲氣罐,到時可將罐子取下來,交給回收單位。

二氧化碳也有工業用途,包括用它來製造更環保的混凝土,或是製造合成燃料,有機化學也會用到。

團隊主持人歐克力(Nikki Okkels)說,我們希望通過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引發汽車業對環保的創意,如果35名學生組成的團隊,可以在一年內設計、開發和製造一輛幾乎負碳排的車子,那麼其他的汽車行業也有更多機會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