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千萬臺人有這菌!她靠1招揪出癌變 晚了就得胃癌

醫師表示,部分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會有胃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也可能有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腹脹、腹痛、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示意圖/ Shutterstock )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的主要危險因子,研究發現,胃癌患者中有9成曾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一名61歲女子因曾感染幽門桿菌有慢性胃發炎,定期追蹤檢查,近日例行檢查時揪出胃癌前病變,經治療後已迅速恢復健康。

林口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醫師陳聰興曾表示,臺灣健康人口中,感染胃幽門桿菌人口高達1千多萬人。衛福部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表示,上述女子因曾感染幽門桿菌有慢性胃發炎,定期到院追蹤檢查,此次被醫師揪出胃癌前病變,她相當驚訝,但在透過無痛內視鏡治療後,快速恢復身體的健康。

黃光耀表示,大部分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沒有明顯症狀,部分民衆會引發慢性胃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等情況,也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胃食道逆流、腹脹、腹痛、食慾不振、噁心等症狀。

他表示,胃癌前病變侵犯的深度僅在黏膜層,而且沒有局部及遠端的轉移,因此可用內視鏡切除。相較傳統手術,內視鏡不會在肚皮留下傷口、可保留器官,且可加速身體復原等優點。

黃耀光提醒,民衆若被診斷出幽門桿菌感染,要積極接受治療,以降低胃癌風險。此外,平常要少吃醃漬或加工食物等、多吃蔬果、勿抽菸,均可預防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