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苑綺罹直腸癌病逝 醫師籲定期篩檢抓出癌兆

藝人余苑綺罹患直腸癌逝世,享年39歲,令人惋惜。花蓮門諾醫院除提醒民衆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更要定期篩檢及觀察排便改變等,助於早發癌兆,早治療。(花蓮門諾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藝人余苑綺罹患直腸癌逝世,享年39歲,令人惋惜。花蓮門諾醫院除提醒民衆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更要定期篩檢及觀察排便改變等,助於早發癌兆,早治療。(花蓮門諾醫院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藝人余苑綺罹患直腸癌逝世,享年39歲,令人惋惜。花蓮門諾醫院指出,近年大腸直腸癌有年輕化趨勢,提醒民衆除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定期篩檢及觀察排便改變等,都有助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門諾醫院表示,大腸癌10幾年來一直位居10大癌症之首,50歲以上成人終生有7%罹患風險,且每15人當中就有1人會罹患,建議50歲以上至74歲民衆,每2年應做1次糞便潛血檢驗,若有異常則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

「身體感覺好好的,爲什麼要做檢查」門諾醫院腸胃內科醫師戎伯巖坦言,相較過去大腸癌患者多以年長者居多,近年來卻有年輕化趨勢,且癌症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悄悄上身都不自知,等到感覺不對勁才就醫,往往病程已進入晚期,呼籲民衆定期篩檢,不到等到身體出現異狀才就醫,延誤就醫時機。

他說,大腸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通常出現血便、解便習慣,糞便性狀改變、體重減輕、腹部疼痛、腸道阻塞、體力變差等症狀,多已是晚期表現。以罹患大腸癌第一期、第二期患者來說,5年存活率超過7成,第三期雖因淋巴結轉移,但5年存活率仍有5成以上,越早發現,治療率越高。

門諾醫院建議有大腸息肉病史、家族中有大腸直腸癌病史、肥胖、平常多菸酒、有發炎性腸道疾病、缺乏運動且愛吃紅肉、加工食品等危險因子的民衆,可透過大腸鏡檢查確保腸胃健康,若害怕檢查過程不舒服,民衆可選擇自費麻醉鏡檢查,讓檢查不再是夢靨。

此外,門諾醫院也提到,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也會增加大腸癌的機率,特別是「全大腸型發炎」的潰瘍性結腸炎,若染病超過15年,發生大腸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倍,且每隔5年危險性會倍增,建議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10年以上患者,每年接受大腸鏡檢查,並要注意淋巴癌等其他癌症發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