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丈夫AA制40餘年,女兒被保姆帶大,從不下廚的李維康咋想的?

“藝術”這個詞,有時候是偏見,有時候是通行證。

或許正是有這個詞“打掩護”,一切事情才能說得通。

作爲一羣搞藝術的人,明星的生活方式常常遭到吐槽。

像我們熟悉的“劉樑夫婦”,結婚多年分廁所住。

劉若英與她的丈夫則是“分居制”。

兩人只做夫妻該做的事,剩餘時間則是獨自生活。

而陳可辛夫婦更是有夫妻之實,沒有夫妻之名。

同樣的,這位大衆眼裡的“京劇女神”,也因爲“奇葩”婚姻,陷入了爭議中。

可偏偏,她又成爲了人生贏家!

01

她就是李維康,京劇界的大家。

因爲父母都是票友,所以她步入這一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1958年,年僅11 歲的她就讓父母喜出望外!

憑藉着自身的天賦,她打敗幾千名考生,考入了中國戲曲學校。

雖然天賦異稟,可京劇最講究的就是基本功。

所以進入學校後,她一刻不敢懈怠,刻苦學習、潛心鑽研。

她的啓蒙老師是於玉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

在老師的悉心教導下,她學會了很多青衣傳統戲。

努力和天賦,讓她很快便獲得了實習演出的機會。

在校期間,她多次登臺表演,塑造了衆多古典人物。

每當她亮出第一嗓,就收穫了滿堂喝彩。

如此不可或缺的人才,讓學校將她當成了重點培養。

先後安排多位著名錶演家對她進行指導,拓寬她的戲路,豐富她的表演技巧。

貫大元先生曾多次誇獎她:“不光嗓子好,唱得巧,還演得傳神。最大特點就是通大路,沒什麼毛病,頗有大家風範”。

當國內外來賓訪問學校時,校方經常安排她出演《廉錦楓》和《四川白毛女》作爲接待劇目。

成爲學校的大名人後,她的生活並沒有好過多少。

畢竟,人心難測。

因爲受到的關注太多,也導致她成爲一些學生的“眼中釘”。

後來迎來特殊時期,她甚至還被穿小鞋,差點毀了一生!

02

她因待遇好、表現出色而遭人嫉妒,背後的議論聲如潮水般涌來。

很快,批鬥也接踵而至。

有人逼她寫檢查,要她交代莫須有的罪名。

因爲無處可寫,於是,她受盡了排擠。

一時間,她的人生從雲端跌入了深淵,陷入了人生的低谷。

那時候的日子,對她來說痛不欲生。

她徹夜失眠,每天醒來枕頭上全是淚痕與落髮。

她不知道這樣的日子何時纔是盡頭,心中充滿了困惑和痛苦。

就在她最無助的時候,耿其昌如一道光,照亮了她的世界。

耿其昌與她同齡,也是北京人,在戲校攻老生。

他心地善良,富有正義感。

當同學們都對她敬而遠之時,只有他敢接近她。

有時李維康吃不下飯,他就會偷偷從食堂打好飯菜,趁宿舍裡沒有其他同學時送給她吃。

在她被批鬥時,耿其昌還會爲她加油打氣,堅定地守護着她。

在耿其昌的鼓勵下,她逐漸變得堅強起來。

這份患難真情,在特殊年代裡顯得彌足珍貴,也讓二人的感情在困境中逐漸升溫。

後來,她洗清了污名,事業也躍進了一大步。

她被提前調入了中國京劇院,正式踏上巔峰的路程。

儘管基本功已經很熟練,可她並未懈怠過。

反而更加扣細節和韻味,畢竟京劇的韻味是最難拿捏的。

除了練習老派劇目外,她在自己的表演中還融合了現代因素。

這種創新和努力,讓她有了去美國文化交流的機會。

1974年,她在異國的舞臺上,以精湛的表演驚豔了衆人。

她的唱腔婉轉動人,表演細膩傳神,讓外國藝術團體對她欽佩不已。

當時美國就以綠卡和豐厚的待遇將她留住。

可面對這樣巨大的誘惑,她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回國。

她深知京劇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只有在國內才能更好地發展。

回國後的第二年,她與一直照顧她的耿其昌舉行了婚禮。

然而,他們的婚後生活卻與身份大不相同!

如今這個社會,京劇早已是“過時藝術”。

因爲生活太浮躁、節奏太快,所以很少年輕人願意在戲曲上下功夫了。

畢竟,臺上一分鐘,就需要多年的功力。

相比於這種傳統藝術,大衆則選擇用時短、快速的飯碗方式。

只是沒想到,一向被稱作傳統藝術家的李維康,竟然婚姻生活如此“前衛”!

據悉,她婚後與丈夫實行AA制,家庭的每一筆開支都分得清清楚楚。

他們的工資各自管理,生活費和其他開支一人負擔一半。

這種獨特的生活方式在當時引起了很多人的質疑和不解。

除此之外,李維康從不下廚,這也是他們婚後生活的一大特點。

對於不下廚的原因,一方面是她實在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飯,因爲她所有的精力都在京劇中。

另一方面,她也認爲在 AA 制的生活模式下,做飯也應該是雙方共同分擔的事情。

如果她做飯了,就會打破這種平衡。

女兒出生後,李維康也沒有像傳統的母親那樣親自照顧孩子。

孩子三個月後就由保姆帶大。

對於這種另類的生活方式,耿其昌起初是不願意的。

他覺得既然結爲夫妻了,那理應就是一家人。

一家人需要分得如此清楚嗎?

可李維康卻有自己的體諒!

03

首先,她經歷了特殊年代的苦難,她深知生活的不易和獨立的重要性。

她不想在婚姻中失去自我,成爲傳統家庭中的“邊緣人物”。

她要靠自己的雙手,實現人生價值和經濟獨立。

其次,她認爲 AA 制是男女平等的一種表現。

可以減少家庭矛盾,避免因爲錢而爭吵,影響彼此對藝術的創作。

更重要的是,兩人剛結婚時,生活其實並不寬裕。

她不想因爲昂貴的戲服以及贍養問題,與丈夫產生不必要的紛爭。

在妻子的再三勸說下,他這才同意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如今提及這種婚姻,很多人還是無法理解,可二人卻攜手走過了幾十年。

他們在事業上相互支持,在生活中相互理解。

除了事業婚姻成功外,她們的女兒也非常爭氣!

她考上了北大物理系,成爲了高材生。

因爲從小在AA制的生活中長大,所以她對這種選擇並未感到意外。

甚至這種生活方式讓她學會了獨立和自主,也讓她感受到了父母之間的平等和尊重。

只是這看似幸福的表面,李維康內心還是有愧疚的!

回望自己女兒的成長,她其實一點都不稱職。

不僅錯過了她生命中許多重要的時刻,更沒有像其他母親那樣爲女兒做一頓可口的飯菜。

女兒16歲那年,她才第一次爲她下廚。

每當想到這些,她的眼眶就會溼潤。

當然,這其中還包括對丈夫的愧疚。

雖然他們實行A A制,但丈夫在家庭生活中付出比她多。

他一邊工作,還兼顧對女兒和她的照顧。

這份不計回報的付出,讓她深刻地理解了愛情的真諦。

正因爲如此,如今的她也學會了將重心放在家庭中。

她要用餘生去彌補當年的不稱心,爲女兒丈夫而活,做一個好母親、好妻子!

結語

這段婚姻經歷了風風雨雨,走過近半個世紀,他們的愛情在歲月的洗禮中愈發堅定。

李維康明白,愛情不是佔有,不是索取,而是給予,是奉獻。

婚姻不在於形式,而在於雙方的支持和尊重。

她和耿其昌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真正的愛情,他們的故事也成爲了人們心中的一段佳話。

有這樣的丈夫相伴,她又何嘗不是人生贏家呢?

看完記得關注@2號探秘人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