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遠去的大師身影

前幾天,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離我們遠去,引發舉國悲慟,大師不同於明星,人們看明星是爲了消遣,人們懷念大師,是真正覺得大師的好處。

袁隆平,一生榮譽無數,但其爲人低調,一直埋頭試驗田裡,彷彿中國傳統意義上的農民一般,能下田,腳上還糊着泥巴;但他又非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因爲他掌握着試驗技術,能改良種子,篩選出高產種來。他的夢想是稻株下乘涼,聽起來有點天方夜譚,但是看看現在蘿蔔茄子,哪一個不是又肥又胖,因而我覺得這是可能的。

▲當年的西南農大在後來的合併潮流中被併入西南大學。

袁隆平,畢業於西南農大,當年應該是農學院。當年我第一次去重慶的時候,火車在北碚稍微停了下,車上就有人說,袁隆平曾經在這裡畢業,西南農大是以袁隆平爲驕傲的。袁隆平從這裡畢業後,就去了湖南的安化農校,搞他的種子試驗。他第一次發現有的變異稻株結出的稻穗多壯,而這恰恰是他需要的。機遇從來都是降臨給那些有準備的人,彷彿從來沒有人會對樹上掉落的蘋果好奇,唯獨牛頓驚訝於此。

筆者是八十年代開始知道雜交水稻的。過去的水稻在家鄉人口中叫“老品種”,老品種稻的優勢是飯很香,但是產量極低。在現代農藥之前農民用一些比較土的辦法來滅蟲,比如夜晚燒火吸引昆蟲,或者用一種類似於梳子的器具來破除卷葉蟲。這些辦法有一定效果,而且比較環保,但是效率不高。

過去人們提高產量的辦法,維繫於開拓新的稻田,農業學大寨的根本就是多修田,多造水利,所以我們看到過去人們只要有水源的地方儘可能地開闢梯田。與此同時,人們儘可能挑燈夜戰,修建水庫,保證水源供應。

那個以糧爲綱的年代造就了袁隆平。但袁隆平名聲鵲起卻是在改革開放之後。1980年代中國一舉解決溫飽問題,人們對改革開放的信心大漲。試想如果中國糧食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後來的改革開放也不可能那麼順利的。即使在今天,人們依然要感激袁隆平,因爲沒有糧食的高產,在很多農村地區土地拋荒或改爲其他種植物的情況下,糧食產量依然高居不下,爲國民經濟運行兜底保障,這不是一大功勳麼?

所以,14億人都要感謝袁隆平!人們對他的戀戀不捨不是矯情之舉,而是細細思量的結果。

有句俗話,60年坐倒談吃,10年坐倒談錢。前半句是袁隆平從事研究的背景,後半句是袁隆平研究成果的體現。沒有糧食保障,何來工夫坐倒談錢。

袁隆平一生樸實,幽默直爽,不拘一格,恰恰是大師的風範。去世之後,一切從簡,更顯大師遺風:

功成而弗居,袁隆平,永遠和我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