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和愛因斯坦有什麼關係?他如何知道原子核裡有着巨大能量?
毫無疑問,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物理學家之一。他的質能方程(E = mc^2)被印在無數T恤和海報上,早已家喻戶曉,你可以不知道方程怎麼來的,但你肯定見過它。
愛因斯坦於1905年在提交給《物理學年鑑》的一篇題爲《一個物體的慣量是否取決於它所含的能量?》[1]的論文中提出了這個方程,讓物質的質量和能量相關聯。
這無疑刷新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但是現在提到這個方程,很多人會聯想到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引爆的那兩顆也已經讓我們見識到原子彈的威力。
但是,質量和能量之間的關係,在愛因斯坦之前就已經有人提出,並推算出一個類似的方程。
這張圖片是ps的
湯普森的“質能方程”
早在19世紀,同樣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英國物理學獎約瑟夫·約翰·湯姆森(J.J.Thomson)也對質量和能量關係感興趣。
湯姆森認爲電磁力比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更基本,牛頓認爲質量產生引力,但湯普森想解釋的是電磁力是如何產生質量的。
1881年,年輕的湯普森證明了移動的電荷會產生磁場,這對它的運動造成了某種阻力,這很可能是電荷的有效質量。
經過一些複雜、繁瑣的推導,湯普森得到電子的電磁質量可以用一個方程來表示,就是這個方程:m = (4/3) E/c^2[2],你沒有看錯,它的方程和現代經典的質能方程基本一樣,而它比愛因斯坦早了20幾年。
圖爲:約瑟夫·約翰·湯姆森
如果說我們現在的質能方程是正確的,那麼湯普森的模型肯定是存在問題的,這讓後來者亨利·龐加萊(Jules Henri Poincaré)有機會優化方程。
首先,湯普森的方程只適用於運動的、帶電荷的物體;另外,湯普森方程是以均勻電荷爲前提。
但是,如果一個電子是一個擴展的帶電球,某種力或壓力一定會阻止電子飛離,這個壓力顯然有一些能量。
亨利·龐加萊計算了這些應力的能量,發現這個能量相當於電子總質量的四分之一,所以他得到了一個和愛因斯坦一模一樣的方程m = E/c^2。
據說,亨利·龐加萊得到這個方程還比愛因斯坦早了幾個月,當然,從網上資料來看,有很多說法不一的,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讓能量和質量關聯起來的不止愛因斯坦一個人。
質能方程和原子彈的關係
如果就只看這個方程表面,它真的非常簡單,一個物體的能量(E)等於它的總質量(m)乘以光速(c)的平方。
但往深處去講,這樣一個彙集人類智慧結晶的方程,讓我們瞭解了關於自然的奧秘:能量和質量不僅在數學上相關,它們更是衡量同一事物的不同方式。
我們可以從這個方程中看到光明的一面,但也可以看到黑暗的一面。
因爲在愛因斯坦帶來的新世界裡,質量成爲了衡量一個物體總能量的一種方式,即使它沒有被加熱、移動或輻射或其他任何處理,質量就是能量的一種超濃縮形式。
而且,這些東西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到另一種形式,然後再轉換回來。
核電站在覈反應堆中利用了這一點,同時原子彈也利用了這一點。
它們的原理都是核裂變,即中子的亞原子粒子向鈾原子的原子核發射,從而使鈾分裂成更小的原子,並釋放能量。
裂變過程釋放出能量的同時也釋放出更多的中子,這些中子可以繼續撞擊更多的鈾原子,引起一系列鏈式反應。
如果你對這一過程前後的所有粒子進行非常精確的測量,你會發現後者的總質量比前者略小,而丟失的質量已經轉化爲能量,這種質量和能量之間的關係可以用質能方程計算。
雖然鈾原子流失的質量很小,釋放的能量卻是巨大的,原因很明顯,因爲質能方程中光速的平方基數太大了。
根據質能方程,如果把1kg物質全部轉換成能量,那將是9 x 10^16焦耳,這相當於40多兆噸TNT[3]。
用更通俗的話,如果把它轉變成電能,它將足夠讓1000萬戶家庭至少用上三年。所以,你的體重可能夠讓這些家庭使用幾個世紀。
愛因斯坦和原子彈
1945年,物理學家亨利·德沃爾夫·史密斯(Henry DeWolf Smyth)爲美國政府準備了一份關於盟軍在“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中製造原子彈的報告,其中就包含智能方程。
圖爲:曼哈頓計劃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
曼哈頓計劃直接受害者自然就是日本了,因爲世界上再也沒有哪個國家真正被原子彈轟炸過。
但是,除了在這項計劃中提到這個方程外(可能當時是爲了更具說服力),愛因斯坦和原子彈沒有任何關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愛因斯坦本人曾鼓勵美國政府資助原子能研究,但由於他是德國人,缺乏安全許可,所以他對曼哈頓計劃的參與受到了限制。
除了讓科學家和軍方領導人意識到核彈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之外,愛因斯坦的方程式不太可能在覈彈設計上有太大用處,只是這種聯繫一直存在而已。
最後
有人認爲是愛因斯坦打開了潘多拉魔盒,這個真是天大的誤解,因爲質量和能量的關係同樣有人提出,而原子彈的可行性和他也沒啥關係。
毫無疑問,愛因斯坦是極具創新和預見性的科學家,現在收集到的科學證據已經進一步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的正確性。
但是,科學上激進的想法很少來自於一個人,E = mc^2也一樣,就像牛頓所說的這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
參考資料:
[1] Mass–energy equivalence-wikipedia
[2] Brian Koberlein.The History Of Einstein's Most Famous Equation[N].forbes.2017-9-11
[3] Alok Jha.E=mc^2: Einstein's equation that gave birth to the atom bomb[N] .theguardian.20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