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仔聽故事介紹臺灣黑熊 貝兒、黑皮送作堆看對眼
▲北高合作覆育的臺灣黑熊貝兒。(圖/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提供)
雙十國慶日,大貓熊寶寶「圓仔」躺在舒適的竹葉牀上聽媽媽「圓圓」說故事,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與大貓熊同屬於熊科動物,一樣在野外瀕臨絕種的臺灣原生物種臺灣黑熊。(看更多~超級療愈系小圓仔)
圓仔現在96日齡大,體重5989公克。今天動物園公佈的影片裡,圓仔要求媽媽圓圓說故事,圓圓說,媽咪今天說一個臺灣黑熊保育的故事,下次就換圓仔講給大家聽了。
臺北市立動物園指出,臺灣黑熊是臺灣唯一原生的熊科動物,由於人爲開發利用,野外黑熊可以生活的棲息地變小、也變得零碎,加上獵捕的壓力,臺灣黑熊的數量越來越少,1989年就已經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被公告爲瀕臨絕種的動物。野外族羣數量雖然還沒有很明確的研究數據,但估計不超過500只。
臺灣黑熊野外族羣數量,估計不超過500只
動物園表示,臺北市立動物園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高雄壽山動物園、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六福村野生動物園等共16個臺灣動物園暨水族館協會的團體會員,去年6月簽署「臺灣黑熊覆育合作保育宣言」,決定共同進行復育族羣的管理合作,也透過各自教育行銷管道推動臺灣黑熊的大衆教育及保育工作。
▼貝兒一到新家開心的探索環境。(圖/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提供)
動物園說,臺灣黑熊和大貓熊都是獨居動物,1年1次的繁殖期,如果沒有遇見喜歡另一半,就得再等1年。人爲環境照養下的臺灣黑熊得依賴人力幫忙找到伴,於是各個參與黑熊保育合作的動物園機構積極當媒人,讓分散四處的臺灣黑熊有機會碰面、送作堆。
今年7月10日,臺北動物園與壽山動物園合作繁殖成功的4歲母熊「貝兒」,從高雄出發到特生中心位於臺中烏石坑的低海拔工作站,血緣上最適合與貝兒配對、來自屏科大收容中心的公熊「黑皮」,就發出感興趣的「搭搭」聲。
▼臺灣黑熊貝兒、黑皮相見歡。(圖/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園方說,等貝兒適應當地的環境,希望可以和黑皮看對眼,未來能有小臺灣黑熊出生的好消息,也希望臺灣的原生物種能和大貓熊一樣受到重視。
動物園表示,全世界所有擁有大貓熊的保育或動物園機構,都是在同一個繁殖覆育計劃下,一起討論動物調度,讓平時發情難,見面也不容易的大貓熊有更多的機會、找到血緣上更適合的對象繁衍下一代。而臺灣黑熊是全臺灣第一個成功整合所有機構共同進行動物調度與覆育計劃的本土物種,除了顯示黑熊保育的重要性外,更是臺灣野生動物域外保育的里程碑。
看更多~超級療愈系小圓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