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津港燈節 訴說月亮的故事

在地禹禹藝術工作室挑戰陸地最大尺幅25公尺的竹編作品《無盡光在》。(圖/臺南市文化局)

2023月津港燈節

策展主題︰城裡的月光

展覽日期︰2023年1月14日~2月12日

地點︰鹽水月津港親水公園

2023年月津港燈節以「城裡的月光」爲主題,集結關於月亮的故事,主燈區以3種月相呈現3大區塊:「浪漫的蝕月」、 「超現實的藍月」及「希望能量的新月」,透過藝術裝置,引發觀衆對於熟悉故事共鳴與想像。

每年都帶來亮點之作的「禹禹藝術工作室」,今年也不例外,挑戰陸地最大尺幅25公尺的竹編作品《無盡光在》;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B羣《夜市蜃樓》,主結構是一個8米乘8米、高10米結構物,周圍搭配3座護衛島,打造浮現在水上、月光下狂歡的城市。

法國團隊The Groupe LAPS帶來聲光展演作品《Giant Spider》,以60多隻LED燈管條的小蜘蛛組成的巨型燈光蜘蛛雕塑,觀衆可透過燈光循環、明滅等變化,觀賞蜘蛛王國的移動、相遇、追逐等各種日常及場景。

新創燈區的404 N.F佈置尺幅約77米的《乾燥的山和水》爲一大亮點;徵件燈區30件作品入選,22件水域作品及8艘船屋作品,爲月津港燈節開創具多元實驗性的交流舞臺,先行開展的漫月美行動巷弄燈區等,共75組作品,加上首度規畫傳統藝術戶外演出「水月劇場」11組傳統戲曲匯演,將呈現有別以往的觀展體驗。

林建志創作的《萬兔水號》。(圖/臺南市文化局)

2022漫月美行動

策展主題︰我們

展覽日期︰2022年12月17日至2023年2月12日

地點︰鹽水街區巷弄

「月之美術館」計劃推出年度企畫「漫月美行動」,以「我們」爲策展主題,期待來到鹽水的人們一起融入在地成爲我們,共創美好生活體驗。12組藝術家團隊帶來9件新設藝術作品及10件常設作品,分佈6條街區巷弄及老屋空間,展現藝術實驗與在地共創的成果。

位於王爺廟巷的《點亮 ?我們》延續去年燈籠彩繪,透過一系列工作坊帶領居民共同參與彩繪450顆燈籠,已形成地方的符號;永成戲院前《永成放映中 : 戲兔之夢》,可愛吸睛;日本藝術家阿部乳坊旅人系列是與泰戈爾詩集-飛鳥集的詩連結所製作,目前已在臺東、臺南、新竹、淡水等地進行5件創作,這次在鹽水是第6件作品《永恆的時間旅者/河川之流瀉 時光之流逝》,特別融入鹽水在地老虎香包意象。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漫月美首度結合14個據點和地方商家,透過16個賓果闖關方式,串聯地方店家與賦予典藏作品生命力,讓遊客成爲漫月美行動的參與者,感受不同的觀展與在地體驗。

2022龍崎光節:空山祭

策展主題︰隨風去留

展覽日期︰2022年12月24日至2023年2月12日

地點︰龍崎虎形山公園

龍崎光節「空山祭:隨風去留」探討人與土地間無形的聯繫,講述關於「離開/離不開」的故事,策展團隊在設計上融合虎形山大冠鷲、阿勃勒二形象爲概念,以風爲主題,再次帶着以在地議題爲靈感的作品迴歸,將龍崎夜晚山林妝點成迷離夢幻的秘境,試圖探討人、故鄉及成長之間的微妙關係。

活動邀請11組藝術家,除臺灣在地團隊,還包括法國、馬來西亞國際藝術家,搭建15件創作,包含3件融合舞臺裝置藝術、2件社區居民及在地國中小集體創作,同時,作品量體擴大且更強化互動性,深化民衆沉浸式體驗。

本屆展覽活動場域擴大,拓展全新路線,讓民衆循着光影一窺虎形山公園未被髮掘的面貌!活動期間不定期舉辦藝術創作工作坊、在地生態文史導覽,也透過在地耆老導覽解說,更深度認識當地生態及文史。

另外,今年也與南瀛天文館合作空山觀星活動,活動期間於展區內外,由天文館人員帶領民衆領略龍崎的星光夜色之美;展區周邊的崎聚市集、竹炭故事館,更是挖掘在地農特產與傳統美食的好去處,逛展之餘,不妨停下腳步品嚐龍崎美食、感受在地竹產業的溫度。

漫月美行動常設作品《月之流域》。(圖/臺南市文化局)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