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來了纔想長高?醫:效果有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爲什麼我的小孩沒有跟我一樣高?小兒科甚至長高門診,最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大多數爸媽認爲小孩的身高取決於父母,然而醫師表示「爸媽矮,小孩一定矮」已是過時的觀念同理「爸媽高,小孩就會高」有時也是錯誤的期待。

月經來、長喉結纔想長高?醫:效果有限(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青春期太早來 黃金生長期已過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小兒科林逸首醫師表示,身高的高矮,受到多重因素影響。除了父母親身高之外,還需搭配飲食運動及睡眠的調整。更進一步,如果孩童的生長曲線小於3個百分位,或突然身高停滯不長,應諮詢小兒科專科醫師,並檢查是否有罹患特殊疾病、性早熟及生長激素缺乏等問題。

多數家長認爲,等女生月經來、男生長喉結,再來擔心身高問題,應該來得及,然而,隨着飲食習慣改變,高糖分高熱量的飲食,加上環境賀爾蒙影響,第二性徵出現的時間越來越早,青春期來臨,通常也顯示錯過了黃金生長期。

生長板提早癒合 身高不如預期青春期提早來臨,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生長板也會提早癒合。如果基礎身高不高,最終的成人身高,當然也就不如預期。因此,林逸首醫師表示,孩童應該在6歲,也就是小一入學前後,接受第一次生長評估骨齡檢測預估未來身高狀況

在門診,常常遇到月經已經來了的孩童,諮詢身高的問題。像是曾有位媽媽160公分父親183公分。女兒目前國一,月經來了半年,身高卻只有153公分。根據公式,女兒的成人身高爲166公分。但經過林醫師的診察及骨齡的檢查,預估身高最多爲160公分,這讓媽媽非常不解。

6歲就接受首次生長評估醫師解釋,生長髮育就像開火車。從臺南坐火車臺北,如果沿途都沒有誤點,抵達臺北的時間就能準時。如果到臺中,發現開慢了,那司機就要開快一點,如果發現開太快了,就要開慢一點,纔會準時抵達終點。同樣的,等到月經來了1~2年了,就像是火車已經開到板橋,才發現誤點。雖然醫師還是可以調整,但是生長的空間已經受限,治療成果也同樣受限了。

林逸首醫師強調,建議每個小朋友在6~8歲,就應該接受第一次的身長評估,以免錯過孩童寶貴的黃金生長期。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