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狂瀉 海運業Q4景氣擱淺

貨櫃運價跌至疫情前水準

通膨衝擊購買力、經濟衰退的預期心理夾雜,美國民衆不再爆買,南加州兩大港口洛杉磯港及長灘港貨品堆積如山,衝擊運價雪崩式走跌,遠東到歐洲線、美西及美東航線即期運價已跌到2020年初疫情前的價格,不但第四季旺季沒了,國際海運業者更直言,運價崩跌8成5,仍無止跌跡象,景氣呈現硬着陸。

國際海運業者坦言,今年貨櫃海運需求驟降,市況翻轉,海運及貨代業者追着顧客業者跑,運價「一日三市」,簡直以跳樓大拍賣來形容。

由於貨櫃海運景氣及運價硬着陸,每年年底美國採購旺季,今年將落空,最明顯的是各大港口貨品及空櫃爆滿。瑞銀調查,南加州兩大港口洛杉磯港及長灘港的倉儲空間的空閒率僅0.2%,遠低於往年此時的4%~6%。事實上,國內紡織成衣業者也坦言,美國成衣品牌客戶因倉庫爆滿,要求臺灣成衣代工業者把做好的成品留在臺灣,等待庫存去化後再看情況出貨。

因需求疲弱,運價跌勢不止,以上海航交所最新資料顯示,遠東到歐洲航線每TEU(20呎櫃)跌至1,172美元,比歷史高點跌了85%,更已來到2020年1月疫情前的1,124美元規模。

遠東到美西航線最新運價爲每FEU(40呎櫃)爲1,559美元,也是同樣跌到2020年1月疫情前的運價,對照歷史最高價8,177美元,跌幅8成,市況嚴峻。由於美西航線在今年7月已跌破業者成本價,國際海運業者預料小型的貸代業者年底前恐有一波倒閉潮。

去年達飛航運(CMA)與客戶簽訂了三年長約,成爲當年度產業話題,但今年7月運價反轉,CMA爲了留住客戶直接主動降價,開啓撕破長約的第一槍,緊接着就看到海運業者拿刀子互砍,運價崩盤。

正值進入年底歐洲線長約換約的季節,考量運價「一日三市」趨勢及買方市場,爲了保留議價彈性及空間,目前簽約的模式是先談三個月的價格及貨量,再逐季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