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農田用水量大 縣府推「藏水於農」抗地下水層下降

雲彰地區農業用水滲入地下水層比例高達4成,雲林縣府推廣「藏水於農」觀念。(周麗蘭攝)

今年濁水溪嚴重乾涸,沿岸鄉鎮農用水井抽不到水,馬達抽得很吃力。(周麗蘭攝)

雲林縣有21座滯洪池面積大於0.4公頃,滯洪量約500萬公噸,扣除無法提供灌溉的鹹水質,若能與灌排結合,尚有120萬噸可供利用。(周麗蘭攝)

雲林縣農用井有12萬多口,今年乾旱許多農用井抽不到水,雲林縣府表示,農田有40%水量是滲入地下水層,雲林縣農田面積佔全縣總面積62%,有優良的蓄水條件,可在農地重畫區廣泛設置「田間配水池」讓農民管控灌溉量、收集餘水;另一個辦法是把灌排與滯洪池結合,估計也有120萬噸水可利用。

今年濁水溪嚴重乾涸,沿岸鄉鎮水井抽不到水,不少農民加長抽水管抽更深的水,縣議員李明哲擔心淺層地下水不足,農民叫苦連天,加深抽水又造成惡性循環,今(27日)於雲林縣議會質詢縣府是否有因應措施。

水利處長許宏博表示,縣內農用水井12萬6000多口,每年抽取7至8億公噸地下水補充農用,中央政府近年有補助地下水計劃,目標是1年額外補充1.2億到1.5億公噸。

許宏博說,2020年起中央在濁水溪扇頂處設置簡易補註設施,去年增加534萬噸地水,今年目標是再增加800萬噸;另外可抑制揚塵的水覆蓋工程,今年也將再增加400公頃,預計可滲入4200公噸水。

他表示,其實地下水層最大的補充來源是汛期時從農田、湖泊等滲入,可滲入5000公噸到2億公噸,換言之,水情差會少2億公噸地下水。

他說,雲彰地區農業用水滲入地下水層比例高達4成,建議推廣「藏水於農」,在田間設置調蓄池,把灌溉系統由大轉小,方便農民依水情控管灌溉量、收集尾水再利用,並鼓勵農民加高田埂,增加農田儲水空間。

另外,雲林縣有21座滯洪池面積大於0.4公頃,滯洪量約500萬公噸,扣除無法提供灌溉的鹹水質,尚有120萬噸可供利用,可透過與周邊灌排系統結合,把豐水期的地面水留下作爲灌溉,也可涵養地下水源。

經濟部目前也規畫補助地方政府試辦建置地下水保育設施,在不影響使用功能前提下,將在公園綠地、校園操場等示範設置地下蓄水、滯洪補註的設施,以增加滲補註量500萬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