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府攜手「國立臺灣戲曲學院」 培養布袋戲專科學生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前年起到西螺國中、平和國小、土庫國小、舊莊國小、廣興國小等5校指導布袋戲後場。(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前年起到西螺國中、平和國小、土庫國小、舊莊國小、廣興國小等5校指導布袋戲後場。(臺灣戲曲學院提供)

張麗善(右)、劉晉立今(21日)簽署交流合作備忘錄,推動布袋戲技藝專科化。(周麗蘭攝)

張麗善、劉晉立今(21日)簽署交流合作備忘錄,推動布袋戲技藝專科化,將共同規畫布袋戲概論課程、教學設計、彙編教材並訂定結業標準,提供多元學習及發展管道。(周麗蘭攝)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前年起到西螺國中、平和國小、土庫國小、舊莊國小、廣興國小等5校指導布袋戲後場,雲林縣府欣見學界支持布袋戲文化,今(21日)縣長張麗善與該校校長劉晉立隆重簽署交流合作備忘錄,推動布袋戲技藝專科化,共同培育布袋戲人才。

臺灣戲曲學院承接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劃,該校戲曲音樂系師生到雲林縣5所國中小指導布袋戲後場音樂包括吹、拉、彈、打,校長劉晉立也是雲林子弟。

劉晉立去年主動拜訪縣長張麗善表達合作意願,張麗善也希望借重臺灣戲曲學院的專業,運用系統化教學方法,從學生時代就積極培育融合傳統、現代並具備人文素養、國際視野的優秀布袋戲表演人才。

張麗善、劉晉立今(21日)簽署交流合作備忘錄,推動布袋戲技藝專科化,將共同規畫布袋戲概論課程、教學設計、彙編教材並訂定結業標準,提供多元學習及發展管道。

張麗善表示,雲林縣是布袋戲的故鄉,布袋戲的傳承延續,縣府必須要盡一分心力,使布袋戲技藝、文化、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簽訂合作備忘錄後,將借重臺灣戲曲學院教學經驗、學術地位,提供對布袋戲有興趣的孩子有暢通的學習管道。

劉晉立說,傳統表演藝術尤其是布袋戲,面臨極大人才斷層,很多大師最近都過世,更覺時間緊迫,該校與縣府都認知應該有比較有系統的方式來培育人才,能夠與雲林縣府合作是使命也是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