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縣府建請提高公糧收購價 農糧署:不宜調整

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漲,種稻生產成本也攀升,雲林縣府建請農委會提高公糧收購價格以照顧廣大稻農,不過農糧署答覆恐加劇生產過剩,因此不宜調整。(周麗蘭攝)

近期原物料漲價加上通貨膨脹,田間人力也漲價,種稻的收益愈來愈低,圖爲稻田春耕。(周麗蘭攝)

稻作收益本來就不佳,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農業資材如肥料也已漲3至5成,雲林縣府行文農委會建請提高公糧收購價格,以迴應生產成本增高。不過農糧署回函,水稻生產呈現供過於求情形,倘再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將加劇生產過剩狀況。

日前中央銀行宣佈升息一碼以抑制通膨加劇,雲林縣議員李明哲在縣議會呼籲縣府,物價上漲對老農的損害很大,要設法維持他們生計平衡,建請政府提高公糧收購價格。

李明哲表示,肥料、農藥、秧苗、人工什麼都漲,種稻的利潤越來越低,老農大多無法轉作,不得不繼續種稻,原物料漲價趨勢不變之下,縣府應未雨綢繆伸援手。

雲林縣府農業處行文農委會指出,水稻爲臺灣地區栽培最廣的主要食用作物,近年來生產成本漲幅過大,生產所得無法支應物價上漲,導致農民怨聲四起,殷切盼該會提高公糧收購價格,維持農民生活水平。

農業處解釋,稻農佔務農人口有相當高比例,物價漲幅波動甚鉅,生產資材及工資不斷上漲,稻農生產成本增加,相對收益減少,生計負擔加重。

不過農糧署函文回覆表示,國人飲食習慣西化、外食選擇多元等消費需求衰退影響下,國內水稻生產呈現供過於求情形,折算糙米量每年超產約20萬公噸,且水稻有公糧收購、災害谷收購、水稻收入保險等,爲相對有保障之作物,倘再提高公糧收購價格,將加劇生產過剩狀況,影響稻農收益及稻米產業發展,且與推動「綠色環境給付計劃」輔導農民種植具競爭力轉作作物的目標背道而馳。

農糧署說,爲利政策整體考量,尚不宜調整公糧收購價格或數量,請雲林縣府配合「綠色環境給付計劃」及基期年農地稻作四選三措施,輔導稻農轉作或契作無產銷失衡之虞的作物,以利產業均衡發展,確保農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