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都會裡的新鮮直送 士東市場與希望廣場農民市集
(圖/ 莊坤儒)
每當出國旅遊,總會上國外市集,瞧瞧當地的特色物產,感受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懷抱着同樣的心情,走逛臺北都會區兩間深具特色的市集:有「五星級菜市場」之稱的士東市場,空間寬敞舒適,攤位富有設計感,就像間有人情味的百貨商場;而週末限定的希望廣場,則由農友上陣擺攤,帶來全臺當令時鮮,牽起產地到餐桌的緣分。走逛都會市集,不僅滿載而歸,透過物產拉近城市人與土地的距離,內心會因爲這份互動的情意,感到無比豐足。
士東市場
第一次造訪士東市場的人,通常都會發出「哇!」的讚歎,忍不住拿起手機猛按快門。寬敞明亮的購物空間,攤位上整齊的各色蔬果、魚鮮肉品,聞不到腥臭味,再加上合宜的室內空調,即使是炎熱的夏天,逛傳統市場彷彿也成了一種享受。
在歷屆自治會與攤商們的用心經營下,空間舒適的士東市場,吸引許多國內外遊客前來。(圖/ 莊坤儒)
尚青ㄟ攏底家
「透抽剛釣起來的時候是透明的,所以越新鮮的皮膚越活,輕輕地碰觸表皮,會微微變色。」海鮮攤老闆親切地解說如何辨識新鮮海產,透抽表面的顏色因觸摸而閃動,才逛第一攤就立刻上了一課。眼前一尾尾排放整齊的透抽,是當天午夜釣到便直送漁港,一大清晨即上市的新鮮貨。
「老闆,我要八隻,可以幫我真空嗎?」熟門熟路的客人,買了海鮮,會請老闆真空分裝,這樣一來,不僅食材的味道不會互相沾染,能保持冰箱的乾淨,且一次僅需解凍一餐的分量,讓人省事許多。不只海鮮攤,士東市場裡的肉攤,同樣也添購了真空機,以期能提供更細緻的服務。
位處臺北市精華地段的天母,鄰近美國學校與日僑學校,國內外旅客衆多,也帶來相應的消費力,因此士東市場的攤商們,無不盡全力準備等級、品質皆上選的商品。就連小番茄也有攤商依風味、口感區別,分裝在酒杯裡展示,讓民衆能依各自的喜好品嚐挑選,給人彷彿品酒般的體驗。
不同於戶外市場攤販的流動率高,士東市場的攤商都是與臺北市政府簽約的固定經營者,抱着經營事業的態度,悉心打點攤位。像是進駐七年多的食禾惠蔬菜攤,當初設櫃時,創辦人就以自己旅居國外的經驗,不像一般菜攤直接以進貨紙箱當容器,而改用籐籃、竹簍等天然材質來盛裝。攤位上方的招牌則由花藝師設計,以綠、黃色爲基底的立體造景,配上攤位顏色豐富的蔬菜,讓空間像個充滿生命力的有機體,營造有如外國市集的氛圍。
爲了提供更多元的蔬菜來源,食禾惠不走果菜批發,而是走訪全臺小農,專賣有機或無毒的蔬菜,「這是司馬庫斯的高麗菜、斗六鮮採的川耳、埔里的茴香頭,只要切細,拌上橄欖油和黑胡椒鹽就很美味……」店長李秀如一一細數架上蔬菜的來源,堅持產地直送。長期的合作交陪,食禾惠自許爲農民與客人間的橋樑,喜歡跟民衆講解食材的得來不易,也累積了不少忠誠顧客,甚至還有人會遠從臺南下訂單宅配呢!
創造潮流的時髦市場
看到民衆推着市場自治會提供的推車,悠閒地逐攤採買,瞬間以爲自己身在超市。可是,當聽到攤商與客人話家常,看到民衆忘了帶手機,攤商二話不說就出借電話,說明了士東仍是間充滿人情味的傳統市場。
而肉攤的整齊乾淨,則顛覆人們對傳統市場的刻板印象。例如永進號豬肉攤設有低溫冷藏展示櫃,讓喜愛上市場買溫體肉的婆婆媽媽們,多了份安心。對肉攤經營很有想法的老闆陳沼銘,幾年前就換上設計簡約、帶有復古色調的招牌,寫着本地黑毛豬、高粱香腸、特製鹹豬肉等字樣,讓人一目瞭然。各部位的肉品在攤位上整齊擺放,檯面上沒有飛濺的血水,隨時維持環境的清潔。攤位後方以中英文標示的豬肉位置圖解、寫着「MIT」(臺灣制)的LED燈看板,以及招牌投影燈等,種種的細節,令人感受到陳沼銘對門面維護的用心。
士東市場有外送平臺合作駐點,攤位也幾乎都支援行動支付,再加上攤位充滿設計感的外觀,士東市場總是洋溢着年輕的朝氣。但其實士東市場早在1992年就已啓用,是臺灣早期室內化的公有市場,當時就已是設備相當健全的建築。有硬體當基底,軟體設施則在一屆屆市場自治會的管理下,臻於完善。像是從第一屆自治會就很重視排水,訂下活體不進市場的規範,之後制定了攤位的範圍,得以維持公共空間的寬敞。而現任自治會長何慶豐則爲士東打造可愛吉祥物,並鼓勵攤商申請市府的精進計劃,協助將攤位改頭換面。這些點滴的累積,才造就士東市場今日的面貌。
有了自治會凝聚共識,攤商們持續精進的態度,更讓士東市場與時俱進。例如創立自1953年的童家饅頭,是早期就駐點的商家之一,如今已傳承至第四代。順應現代人的需求,童家饅頭改良尺寸、口感,也開發卡通造型,或是以西點爲概念,製作加了奇亞籽及蔓越莓、芒果、鳳梨等果乾製作的饅頭。明白士東市場有國際觀光的潛力,四代經營者童瑋登,還去進修外語,而童家饅頭的好滋味,的確也吸引了來自法國、美國的甜點主廚,還有一對日本女孩,三度來臺旅遊都特地來逛士東市場,還帶着家族前來捧場。看着童瑋登手機裡與各國客人的合影,越發能感受士東市場作爲國際觀光市場的魅力。
即使不下廚,在士東市場買杯精品咖啡,悠閒散步,或是上二樓美食街品嚐各式異國料理,吃吃珍食244製作的蔬食料理,感受老闆蔡素珍想讓更多人認識臺灣豐饒物產的理念,走逛士東市場讓人體驗生活的美好。
士東市場的攤商以經營事業的心,打造時髦的現代化市場,例如傳承四代的童家饅頭,改裝門面、開發造型饅頭,不斷與時俱進。(圖/ 莊坤儒)
希望廣場農民市集
可遇不可求的驚喜
位於臺北捷運善導寺站附近的希望廣場,是週末限定的農民市集。匯聚全臺的農漁牧生產者,週六清晨,甚至是前一天的深夜,各地的農友就載着一批批新鮮的產品,準備讓都會區的民衆大飽口福。雖然表定營業時間是上午十點,熟門熟路的民衆,九點多就已帶着菜籃車上門尋寶。喜歡研究家庭料理、逛市場,且深諳臺灣農漁業的親職作家番紅花,也不例外。
上希望廣場採買,番紅花習慣先走逛一圈,看看今天有哪些值得入手的好物。只見她像個食材獵人,在市集裡快速穿梭,目光精準,跟在後頭的我們,常常一轉身她已在另一攤和老闆聊了起來。一個上午逛下來眼界大開,「在欉紅」的無花果,不用擔心甜度不夠或「啞巴」;長年外銷日本的黑蜆,今年因爲疫情影響出口,而有幸在希望廣場見到牠黑得發亮的本尊;草菇農自曬的草菇幹,用法和幹香菇相似,卻別有一番迷人香氣,就連經常在全臺市集走跳的番紅花,也驚呼是第一次見到。
逛攤位時除了農友擺放顯眼的主打商品,番紅花更會特別留意農家擺放在一旁的「私人珍藏」,例如筍農攤位上一小甕的菜𫗦,被低調地擺在一旁,識貨的老饕一問,才知道是20幾年的老菜脯;又或是養蜂人家賣的雞蛋,是蜂農在自家空地放牧養雞,自家吃不完,才帶到市集上以實惠的價格和民衆分享。另一個蛋農,則是準備了自家炒制的黑鮪魚鬆,是因爲前陣子黑鮪魚滯銷,纔會出現的限定商品。
希望廣場每週會安排不同農友來擺攤,也會依照產季,每週都有不同的縣市周,因爲久久才輪一次擺攤的機會,農友們都會拿出最自豪的產品在市集上分享,有的還會遞出名片,豪氣地表示,「不好吃歡迎打來罵我。」
番紅花笑說,「每次來希望廣場都會有可遇不可求的驚喜,我每一次來,都不知道會買到什麼,但一定不會買不到東西。」看到新奇的農產,番紅花定會買來嚐鮮,能爲餐桌增加話題,也增添生活的樂趣。就算來回需要兩個小時車程,但希望廣場裡滿滿的當季農作,總讓她樂此不疲,一個月至少來逛個兩、三次。
產地到餐桌的美好連結
開幕於2001年的希望廣場,最早是因爲921大地震重創了臺灣中部的農業縣市,爲了儘速恢復農民生計,農委會在臺北都會區覓了塊地,讓農民展售產品,蘊含着爲農民帶來希望的期待,取名爲「希望廣場」,並逐漸演變成今日的樣貌。從最早八德路光華商場旁的四個帳篷,到現在位於林森北路與北平東路口,一處明亮通風的半戶外場域,今年秋季,希望廣場將迎來3.0的版本。農糧署運銷加工組專門委員徐惠瑩表示,希望廣場的新址更靠近華山藝文特區,設計上會以山巒爲意象,並設置打卡點,期望能吸引更多年輕族羣前來休憩。
不論是1.0到3.0,即使場域外觀有所革新,不變的是,農政單位想透過希望廣場來串起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那份心意。徐惠瑩表示,希望廣場以臺灣農業櫥窗爲定位,除了作爲展售場域外,更希望傳達「食當季、吃在地」的理念,鼓勵大家支持國產農產品。農民準備符合三章一Q的產品,意即「有機農產品標章、CAS臺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以及生產追溯QRcode」,希望廣場也不定期送交北農抽檢,讓民衆安心選購。而民衆則來現場與生產者互動,聊聊種植背後的付出與故事,讓大衆更認識土地,拉近了產地到餐桌的距離。
喜歡研究料理的番紅花,看到好食材就會想探究,甚至跑到產地進一步瞭解。像她前陣子到屏東,拜訪在希望廣場結識的椰子哥,才知道採椰是份高風險的工作,要小心雷擊、蜂螫、蛇咬,一不小心就可能從高處摔落。如此得來不易,農友們蘊含心意種植的作物就更值得珍惜。
直到今日,希望廣場仍爲許多農民開拓了客源,尤其是剛入行的青農。像是花生農張建豪,不僅種花生也學做好吃不黏牙的花生糖,在希望廣場累積客羣后,進而能添購初級加工設備,讓他的從農之路順利前行。又或是種植紫玉米的胡志宏,新手農夫苦無銷售管道,希望廣場給了展售的舞臺,長期的積累後,如今他的產品已固定外銷香港。
除了農漁畜產品,希望廣場還有一間小巧的花店,歡迎民衆單枝選購。花店老闆笑說:來希望廣場買了菜,再帶三枝花,增加生活的質感。徐惠瑩笑說,自己每次到希望廣場一逛就是整天,慢慢逛、慢慢聊,累了就到美食區品嚐由農會家政班準備的美食小吃。看到喜歡的產品,要張名片,直接宅配訂購很方便,但她更鼓勵大家,產季時來希望廣場與農友面對面,就像來見老朋友一樣。這種人與人互動的溫度,讓希望廣場成了傳遞幸福感的溫暖場域。
經常到希望廣場尋寶的番紅花,買菜之餘,也很喜歡逛這裡的花店,爲生活增添樂趣。(圖/ 莊坤儒)
(圖/ 莊坤儒)
本文作者:陳羣芳
(本文摘自《臺灣光華2022.9》)
《臺灣光華2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