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發揮創作的療愈力—藝術治療師

藝術治療讓人們透過各式媒材創作,抒發無法直接開口陳述的心聲。 (攝影/莊智淵)

隨着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坊間也出現各種幫助人們抒發心緒、表達內在自我的方法。其中,結合藝術創作和心理療愈的「藝術治療師」以蠟筆、色鉛筆、乾燥花、黏土、色紙等各式藝術媒材,帶領人們表達說不出的心聲,慢慢敞開心房、重整腳步,走出更自信的下一步。

在藝術療愈課程中,藝術治療師會一對一引導個案以創作表達內心感受。(圖爲情境示意)(攝影/莊智淵)

「很多人好奇藝術療愈是什麼?顧名思義,就是藉由藝術材料進行創作和表達,進一步反映內在情緒、人格與潛意識狀態。而藝術治療師就是在此過程中,陪伴並幫助他們轉化、重整情緒的角色。」鬆德精神科診所藝術治療師郭韻築分享。

事實上,歐美地區本就常以藝術療愈幫助孩子、受到戰爭創傷的軍人等,近年臺灣也有越來越多罹患自閉症、過動症,或是遭遇人際困難的孩子、成人、銀髮族等尋求藝術治療師的幫助。郭韻築表示,有些難以用言語描述自己的感受的個案,在創作過程中能降低防禦心,不只因爲藝術本身的療愈力能撫平心緒,他們的創作狀態與作品也會成爲藝術治療師觀察個案心理狀態的線索,以進一步瞭解個案的需求與內心糾結,並從旁給予適切的幫助。

「隨着資訊傳播與教育發展,人們不再將藝術看成高不可攀的事物,也讓藝術療愈越來越被接受;另一方面,在充滿變動的社會中,許多人承受着極大的壓力,這也使人們更有動力去抒發自我、瞭解自己。在這兩大原因影響下,藝術療愈的需求不斷提升。」郭韻築說道。

事前準備

多樣媒材助個案抒發心境

郭韻築表示,藝術治療師的工作可分爲事前準備、過程引導、事後記錄三階段。在「事前準備」階段,她會在課程開始前以「初談」初步瞭解個案情形,並在課前佈置課程素材。「我通常會備齊各式創作材料,包含蠟筆、鉛筆等硬質、好操控的材料,以及水彩、棉花、毛線、不織布等軟質或流動性的素材,讓人們可藉由不同的創作媒材,表達各種內在狀態。」

藝術療愈環境中,讓案主感到安全是課程裡重要的基礎,也是建立互信關係的第一步。因此治療師在佈置環境時,會將活動動線、作畫空間、材料是否易於使用等因素納入考量,例如事先打開材料包裝、爲孩童提供好抓握的圓形蠟筆等,讓個案能自在地展現自己。

過程引導

循序漸進促進改變

而在「過程引導」階段,郭韻築會將課程分爲8至10堂一對一的課程,前期先與個案建立信任關係,並在過程中觀察、評估個案狀況;中期則會聚焦在每位個案主要尋求協助的方向。「舉例而言,若個案在人際上感到困擾,我會以他的創作及在創作過程中的反應爲線索進行提問,好奇他與周遭互動的關係,進一步瞭解他在互動裡感受到的困難。」

藝術治療師會在課堂前備齊各種創作媒材,讓個案輕鬆創作、表達內在情感。(攝影/莊智淵)

她也補充,個案在課程中使用媒材的方式、創作主題等,都會成爲藝術治療師推敲個案內心的線索。有時看似同樣的創作主題,背後可能出於不同的內在狀態,這就必須仰賴藝術治療師在課程中不斷觀察他的狀態,才能慢慢了解。「像是一幅表現出不惜一切也要獲勝態度的畫作,可能是個案自信的展現,但也可能是因爲個案平時不常被肯定,因此透過創作抒發想被肯定的渴望。」而在課程後期,她則會統整個案從參與課程之初到當下的變化,讓個案能發現自己的轉變。

「我覺得藝術治療師除了需受過藝術療愈的專業訓練,擁有分析創作、臨牀心理諮商的技巧,也要具備耐心、足夠的觀察力,以及高度的自我覺察能力,避免藝術治療師的行爲在無意間鼓勵個案往特定方向發展。若是藝術治療師沒有足夠的自我覺察,很容易將自己的情緒、價值觀等灌輸或影響個案,這是很危險的事情。」郭韻築說道。

事後記錄

分析過程研擬療愈方案

郭韻築也補充,每次課程結束後,她會記錄下課程中發生的事情。「其實記錄是個龐雜的工作,必須縝密地寫下課程流程、個案心理狀態,以及藝術治療師對於創作內容的觀察、接下來預計如何協助……若遇到超過自己能力所及、不確定如何提供協助的情況,治療師會向經驗更豐富的督導求助,以確保自己能提供案主穩定的心理支持。」

此外,如同心理諮商師對諮商內容會克盡保密義務,藝術治療師也須審慎保管個案創作。郭韻築解釋,個案在課程中創作的作品就是他最隱私的一面,因此會由藝術治療師代爲保存,不會展示給別人看。「當個案是孩童時,家長有時會期待個案將作品帶回家分享,但藝術療愈畢竟不是美術課,因此我會說明箇中原因,希望讓寄寓孩子內在心緒的作品,保留在藝術療愈空間裡。」

郭韻築提醒,藝術療愈可讓不想或不善述說自己內心苦痛的個案,改以較爲抽象、間接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因此比起直接口述,往往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有時家長會反映孩子改變的速度沒有想像中快,這時我便會與家長溝通,給孩子多些時間。」

藝術療愈並非即刻見效的特效藥,但當個案從拒絕與人互動,到願意與人眼神交會,雖然可能變化緩慢卻有着極大意義。「有時來上課的他可能只是看了我一眼,但這一眼意義重大。因爲這意味着個案可能認知到,自己並非孤單一人,世界上還有很多人想要了解他,他也值得被瞭解。看到個案這樣的改變,就是藝術治療師最大的成就感來源。」郭韻築分享。

藝術治療師郭韻築。(攝影/莊智淵)

姓名:郭韻築

職業:藝術治療師

特質:具耐心、敏銳觀察力、自我覺察能力。

工作任務:引導個案透過藝術敞開心胸,處理內在問題或重整個人狀態。

核心理念:協助個案提升心理健康。

本文作者:郭慧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9月號656期》)

《臺北畫刊9月號65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