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家庭組成的多元樣貌 收出養的育兒新選擇
家庭組成的多元樣貌 收出養的育兒新選擇(攝影/黃政達)
隨着社會的開放與法規制度的建立,現代家庭組成有雙親、單親、繼親或同志等多元面貌,而收養與出養制度提供無法於原生家庭順利成長的孩子另尋合適家庭的機會,也讓有餘力撫養小孩卻無法或不想自己生育的家庭,有了與孩子一起生活的可能。
公私部門合力提供收出養服務
目前全臺有多個經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許可的合法收出養機構,「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即是其一。兒福聯盟北區社工處資深主任李芳玲表示,經多年統計,「經濟能力不足」、「缺乏照顧支持體系」及「未婚或單親」是出養孩子的前三大因素,兒福聯盟一方面協助0 歲至7、8 歲學齡前兒童出養與媒合收養家庭,另一方面也提供專業諮詢,讓有意願收養孩子的夫妻、伴侶或單身者,在專業人員的協助下,做好成爲收養家庭的準備。
而由臺北市社會局於2012 年委託兒福聯盟成立的「臺北市兒童及少年收出養服務資源中心」,則是全臺第一個提供收出養資源整合、收養人親職準備教育等服務的平臺。資源中心副主任楊雯伃指出,中心除了協助有需求的民衆瞭解收出養管道與資源外,也提供如社工、司法人員等專業服務人員的在職訓練課程,讓這些有機會與收出養家庭接觸的第一線實務人員,能於服務民衆的同時落實中心收出養的概念。
兒福聯盟與收養資源中心合辦「收養月」活動,透過各種互動遊戲、表演活動,讓大人小孩瞭解收養的意涵。(攝影/黃政達)
兒福聯盟與收養資源中心合辦「收養月」活動,透過各種互動遊戲、表演活動,讓大人小孩瞭解收養的意涵。(攝影/黃政達)
陪伴出養孩童面對新生活
曾擔任出養社工的楊雯伃認爲,在協助出養家庭的過程中,「下決定」是最困難的環節。「社會大衆對於出養還是有刻板印象,認爲將小孩出養是不負責任的作法,這讓許多原生家庭害怕面對做決定。」楊雯伃提及,多數出養人其實十分不捨孩子,幾經猶豫下,很可能會錯過孩子適合在學齡前被收養的時機。「出養人需要多少時間才能體認到自己確實無法照顧孩子,這是很難判斷與決定的。」
除了陪伴出養人做出決定,楊雯伃在擔任出養社工時,也花費相當多心力陪伴出養孩童。「即使我們事前已經反覆告訴孩子後續的出養是怎麼一回事,但面臨要離開原生家庭、寄養家庭或是育幼院時,孩子還是會生氣或傷心。」楊雯伃直言,出養社工得陪伴孩子度過這樣的情緒起伏。過去,楊雯伃曾在進行出養後首次家訪時,發現孩子遠遠看到她就大哭跑開,起先她擔心孩子是無法適應新環境,經過後續幾次拜訪,才釐清這個孩子其實是喜歡收養家庭的,只是楊雯伃的出現,讓孩子擔心自己再次被送走,所以情緒纔會如此激動。「所以我們要不斷跟孩子溝通,幫助他從過去的家庭進入、適應新的環境,讓他的成長能在下個家庭被延續。」
爲孩子找尋合適的家
延續楊雯伃的分享,李芳玲提及,經歷出養遭遇的孩子,常常會歸咎於是自己做得不好,也對大人較不信任,所以孩子會用很多方式來測試收養者對他的愛。「兒福聯盟會向收養家庭建立一個觀念:『收養孩子不是要切斷他與過去的連結,而是要連他的過去一起收養。』」因此,兒福聯盟投入相當資源規畫收養前的準備,像是透過說明會、收養會談,讓有意願收養的朋友,瞭解該如何承接孩子的心理煎熬,或是該在何種時間點與狀況下告知孩子身世等,這些都是在收養孩子前要做好的準備。
李芳玲接着指出,兒福聯盟也會訪視收養家庭與審查收養人資格。「例如有些家庭原本就存在夫妻溝通不順或是婆媳問題等,隨着收養孩子加入成爲家中的一員,家庭的生活節奏跟着改變,原有的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李芳玲無奈表示,也曾遇過收養家庭的狀況是,夫妻雙方只有單方想收養,另一方只是消極配合,雙方在收養孩子後吵到要離婚,反悔着把孩子退回,導致孩子得再次面臨被出養的狀況。「常常有人質疑,有那麼多孩子在等待,爲什麼兒福聯盟還要花那麼多時間在事前上課與訪談上?這是因爲我們希望避免有孩子反覆被出養的事件發生,這對孩子來說是很大的傷害。」
只要有愛就是一家人
楊雯伃表示,資源中心自成立以來,一直嘗試與不同單位溝通、合作,例如每年舉辦專業課程培訓在社會局處及醫院服務的社工師,讓他們瞭解收出養制度的流程與服務,以便在實務工作時,能提供有需求的家庭合適的轉介與協助。
另一方面,資源中心在成立之初,就已完整規畫近親與繼親的收養前準備課程,「早期收養親友或是另一半前段婚姻的小孩,並不需要上課,但其實他們同樣會面臨孩子的適應問題,或是未來要告知身世的狀況。」於是,資源中心積極與臺北、士林地方法院溝通,讓法院在審理近親與繼親收養申請的過程中,也能轉介個案至資源中心參與相關課程。
此外,自2011 年開始,兒福聯盟也與資源中心合作推動每年11 月爲「收養月」,去年更配合推出「成家心選擇」的線上收養體驗遊戲,透過遊戲所設定的各式情境,例如,想建立家庭但無法生育、想維持單身卻想要有小孩,或是基於想幫助孩子、想要有人陪伴、有傳宗接代壓力等不同的養育後代動機,讓民衆透過遊戲的情境模擬,體驗在決定收養的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狀況。
李芳玲希望社會能更開放、尊重多元,如同收養月的口號「只要有愛,我們就是一家人」所傳遞的意涵,血緣不再是解釋家庭的唯一說法,收出養也是成家的新選擇。
透過完善的收出養機制,讓血緣不再是唯一羈絆,只要有愛,就能是幸福的一家人。(攝影/黃政達)
本文作者:田育志
(本文摘自《臺北畫刊2月號649期》)
《臺北畫刊2月號6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