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愛人4》第七期:葛夕吸渣,楊子無賴,麥琳李行亮又愛上了
葛夕&劉爽
葛夕:
葛夕是聖母體質,更是吸渣體質,極容易被PUA,是移動的大血包。
麥琳是毫無奉獻只會索取,結果所有人都來服務她,葛夕是無條件無底線付出,卻註定了得去服務所有人。
本質上,她是一個自我價值感很低的人,無私奉獻是她向外界索取愛和關注的方式,她需要的是別人需要她的感覺,這樣纔會讓她有自我價值感。
所以葛夕纔會被劉爽拿捏得死死的,纔會在這段感情裡低到了塵埃裡。
她並不珍惜自己,並不尊重自己,把自己的位置擺得很低,甚至討好型人格很重,黃聖依和楊子可以直接拒絕麥琳的PUA,但葛夕不行,因爲她往往不想要的也不會拒絕,所以會被當槍使。
葛夕沒有從被父親拋棄的陰影裡走出來,她對這一缺失的填補是給劉爽“當牛做馬”“爲奴做婢”。
潛意識裡,把他當成了父親來盡孝伺候,不管劉爽怎麼作怎麼鬧,都不會離開他,她在婚姻裡走上了一條無私奉獻的聖母之路。
而恰好,劉爽是個巨嬰,要找新媽,在“養娃”的過程中,他給足了葛夕“我很重要”“我很被需要”的痛並快樂着的感覺,葛夕在清醒地沉淪。
她的強勢是假強勢,她只是只紙老虎,只是刀子嘴豆腐心,扶不上牆的爛泥非要去扶,她是吃力不討好,也是慈母多敗兒,更是自作自受。
這是葛夕熟悉的行爲模式,大概率她媽媽就是如此對待她的。
一方面,母親把她當女兒,無私奉獻、全身心付出;另一方面,作爲單親媽媽的母親也把她當作了丈夫的替代品,把她當依靠,小時候的葛夕大概率得不斷通過滿足母親各種期望和要求來得到她的關愛,得通過奉獻自我討好母親才能生存下來。
要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葛夕得精神弒父,也得精神弒母。
好在葛夕自己覺醒了,雖然還沒徹底覺醒,但只要開始,就爲時不晚,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劉爽:
劉爽是被自尊心驅使主宰的能力不足、內核虛弱的披着爹味外衣的巨嬰。
他的自我優越感得靠自己的妻子在衆人面前給他當舔狗才能被滿足,他的自戀得通過自己的妻子爲他做這做那當牛做馬才能被滿足。
他又卑又亢,可憐又可悲,最愛譁衆取寵,自命不凡自以爲是,還尤爲輸不起。
愛是瞭解、關心、尊重和責任,劉爽不愛葛夕,他只把她當做是證明自己是被愛的工具。
之所以又作又鬧又犯賤,就是爲了要證明自己即使發爛發臭了葛夕也對他不離不棄,而他病態、幼稚地覺得這纔是愛。
本質上,劉爽也有很深的不配得感,他對自我的認知就是一灘爛泥,他是缺愛的,心裡也有一個難以填補的黑洞。
事實證明,葛夕無法將其救贖,相反,如果她不及時止損,遲早有一天會被劉爽拽入深淵,畢竟現在看來,葛夕的底線都一點點跌破正常值了。
劉爽像是陰暗下水道里的臭老鼠,葛夕則是沐浴着陽光的花蕾,他無法心安理得地對其仰望欣賞,他只覺得她閃耀的光芒會刺痛自己,他只想掐斷她,把她拉下水,去跟他一起共沉淪,一起發爛發臭。
劉爽不會承認葛夕的優秀的,因爲那會反襯他的無能,畢竟他的自尊心又無比可憐,自我價值感又無比地低。
他沒有把葛夕當妻子,而是當成了對手,常常和她展開無形的攀比和競爭,白瞎了葛夕還如此費盡心思與他站在同一戰線上。
肯定和順從是劉爽吊在葛夕面前的那根她永遠吃不到的胡蘿蔔,他用她最想要的東西來拿捏她,讓其爲己所用,不斷爲自己做牛做馬。
劉爽害怕的從來不是葛夕的離開,他從始至終擔心的都是自己的既得利益,擔心的是自己,擔心沒人給他做免費保姆。
作爲伴侶,劉爽真的一無是處。
李行亮&麥琳
李行亮:
都說李行亮“超愛”,但現在看來,那大概率不是他自由意志選擇的愛,而是被洗腦了幾十年被動生成的被植入的愛。
在被窮追不捨、撕咬不放、折磨消耗的每個日日夜夜裡,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從根子裡被絞殺了。
李行亮永遠無法給予麥琳所需要的情緒價值,因爲情緒價值是高位者對低位者的施捨,而低位者對高位者能供奉的只有討好,而在這段關係中,孰高孰低,大家都心知肚明。
兩個人看着是攜手同行的夫妻,但實質卻是貌合神離、同牀異夢,他們走在南轅北轍的兩條路上,思維是錯位的,需求是錯位的,愛意是錯位的,又怎麼會不對彼此心生怨懟,漸行漸遠?
他們是沒有愛人之間的拉扯感、佔有慾和歸屬感的,彷彿兩個人之間隔着楚河漢界,一直隱隱預約有股斷聯感,彼此是各爲陣營的,而不是夫妻共同體的感覺。
一個極度壓抑自己的情緒,一個極度釋放自己的情緒,常常上演冰與火的交鋒,各自在自己的世界裡演着獨角戲,夏蟲不可語冰,他們顆粒度永遠不能對齊。
兩個人都很鈍感,但就連這種鈍感,他們也是錯位的。
李行亮的鈍感只精準針對於麥琳的PUA和洗腦,雖然並沒有做到萬無一失,但好歹留自己留了一口氣,得虧他是個理工男,還能盤一下邏輯,要不然,他現在就是一副行屍走肉了。
麥琳不一樣,她是真正的鈍感,全方位的鈍感,不是壞到極致,要不然就是蠢到極致,她搞不懂也不想搞懂李行亮,因爲她對自己的真正需求都不明不白,可以說,任何一個外人都比她自己瞭解她自己。
麥琳一直自以爲自己想要的是李行亮要做到她的心趴上,但並不是,她真正想要的是李行亮變一個人,想要李行亮不是李行亮。
這是她壓抑在心裡許久的慾望,自以爲隱忍和付出了那麼多,終於在苦盡甘來之時,她的投資要拿到回報,因爲李行亮虧欠她,所以他必須乖乖接受麥琳對其軟硬兼施展開的理想伴侶大改造計劃。
但李行亮並不是完全的軟柿子,也並沒有完全沒有自我,他無法被塑造,很難被改變,麥琳貨比貨,他也貨比貨,麥琳不想再壓抑,他也不想再壓抑,更重要的是,李行亮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去做一個不是李行亮的李行亮,他只能做李行亮。
可就算如此,李行亮也依舊敝帚自珍,他壓根離不開麥琳。
如果你很討厭一個人,但是卻分不開,很有可能,對方很像你生命當中曾經很重要的人。
李行亮討好麥琳,是因爲在她身上找到了已故母親的影子,他按照母親的形象找伴侶,如今對麥琳爲奴作婢,也是變相地對母親孝順報答伺候,在她身上投射對已故母親的愛和思念。
能掙脫一個麥琳尚且得脫好幾層皮,更何況他們還有兩個孩子,孩子是婚姻的最強紐帶,對李行亮來說尤甚,畢竟親情的分量在他心裡難以估量的重要,女兒更是他的軟肋。
孤獨難熬,失去雙親,再沒有了麥琳,李行亮就真的無依無靠、孤立無援,像是無根的浮萍了,他們是他唯一的家人,所以結婚對他而言從來就不是一個選項。
爲此,李行亮很積極地去解決問題,甚至不惜剖開自己原生家庭的傷口,他有覺知力,肯反省,有悟性,能改變,所以爲婚姻的困局打開了一個缺口,讓希望的曙光得以照入。
李行亮不當機器人了,讓麥琳觸動了,然後大發慈悲心,大發母愛,關係破冰了,但他還依舊沒真正當人,這段關係的主導權還是拿捏在麥琳手上。
一個蘿蔔一個坑,兩個人在這種畸形變態的共生絞殺關係裡會纏纏綿綿到永遠,這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造福大衆的方式了。
麥琳:
永遠幸福的人是這樣的,他們哪怕毫無任何身外之物,都能感覺本自具足。
麥琳這樣的人是註定永遠得不到幸福的,她不會感恩,不懂知足,沉溺在焦慮和痛苦裡,然後對苦難上癮,她永遠緊繃,只能吃苦,不能享樂。
麥琳一直活在不停試圖去改造別人的過程中,永遠向外求,永遠不會自洽,永遠幸福不了,因爲她的快樂永遠以另一個人爲衡量指標,永遠掣肘於人。
不掙錢就擰巴,也不認可自己,麥琳天天拼了命想去證明自己的價值。
在《再見愛人4》的這個場域裡,愛雌競的她無論哪一項都難登大雅之堂,不是真的賢妻良母,也不是事業成功女性,唯一能比上一比的只有李行亮對她的愛以及她自以爲的付出和犧牲,這纔是讓其動作變形扭曲的原因所在。
像是有被害妄想一樣,她陷入了自證陷阱,而所有自證的背後透露的都是其內心的空洞和自卑。
兩個人的感情基礎是很薄弱的,所以在節目見衆生後,別人的相處模式和觀點很容易就對他們的感情產生了衝擊,打破了他們之間的內部平衡,要知道剛開始他們是甜甜蜜蜜的兩個人,是他們看別人不順眼,而不是現在的兩看相厭,別人看他們不順眼。
麥琳可悲在,她得到了所有讓外人豔羨的一切,但她只看得到自己沒有的看不到自己擁有的,永遠不幸福,她看似得到了許多,但她失去了她自己,她沒有自我。
某種意義上,麥琳其實挺像所謂的功成名就之後拋棄糟糠之妻的男人,李行亮是糟糠之妻,她是夫。
女人本質慕強,麥琳想象中的自己是黃聖依的樣子,想象中的伴侶是楊子的樣子,當初選了隱忍、內斂、憋屈、弱小的李行亮,原因只有一個——自己條件有限,只能選這個,是不得已而爲之。
現在她鹹魚翻身了,把李行亮這個大血包啃食得差不多了,孩子、家產都盡在掌握了,麥琳的心就蠢蠢欲動了,但凡她再聰明一點,李行亮早就淨身出戶,成了被拋棄的糟糠之夫了,而麥琳也早早鏈接上“大爹”,另尋新歡了,哪裡還有這番狗血戲碼。
人是不能得到自己認知之外的東西的,明眼人都清楚,麥琳配不上李行亮,她簡直身在福中不知福,李行亮唯一一個有真心的,她硬是不要,偏偏望着那些披着大爹外衣的歪瓜裂棗。
但麥琳如此作天作地,李行亮還視若珍寶,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她上輩子拯救過宇宙了。
她要祛除媽味兒是任重道遠的,因爲那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內心深層次的不配得感和缺愛推動了如此這般的情感模式的形成。
麥琳要對抗的是原生家庭,這意味着她得與人性做對抗。
最起碼首先得馴服自己的情緒,講事實講道理而不是講情緒,她得學會在情緒往左的時候讓情緒往右,將情緒表達扭轉到正常軌道,而不是任由其宣泄直至對方崩潰。
像是一種強迫性重複,麥琳得通過無數次的作鬧去索取對方的關注和愛,她並不適合李行亮這種情緒穩定到近乎沒有情緒的伴侶,因爲沉默是一種無視,這樣的被動攻擊會精準把她逼瘋。
本質上,她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所以,她表面上想證明“李行亮愛她”,實質上她其實在無意識地千方百計去得到一個自己臆想出來的“李行亮不愛她”的結論,那纔是她的安全區。
麥琳沒從父母那裡得到過無條件的愛,所以她給不出無條件的愛,更不相信父母都不能給她的,李行亮能給她,她自己把自己困住了,陷入了無休止的惡性循環裡。
麥琳得學會自救,如此才能真正意義讓這段婚姻起死回生。
楊子&黃聖依
楊子:
楊子骨子裡就沒有半點責任感,毫無契約精神,嘴上也沒有半句實話,滿嘴跑火車,油鹽不進,固若金湯,無堅不摧,沒有什麼東西能束縛他,沒有什麼東西能壓制他,你根本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黃聖依在這麼多年與他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應該深諳其秉性了,所以整體上也呈現出了一種麻木的抑制狀態。
自私自利自以爲是,說一套做一套,常常耍賴皮,幹啥啥不行,裝X第一名,嘴上花裡胡哨一大堆,但真正做起事兒來啥也不是,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成,這樣的表演型人格很容易讓人沒有安全感。
楊子一向是“自己淋過雨,要把別人的傘撕碎”的性子,他得不到父愛,他孩子也得不到,他創業得不到支持,他妻子也得不到,他在原生家庭裡受到的創傷要在現有家庭裡複製一遍,彷彿那樣就可以把受到的創傷進行了合理化,就像他把喪偶式育兒包裝成挫折教育一樣。
楊子絕對以自我爲中心,所有人在他的世界裡都是無關緊要的工具人,絕對外耗別人,一點兒不內耗自己,某種程度上,他已經無敵了。
所有人都拿他沒辦法,黃聖依更如此,她都獨善其身都已然不易。
黃聖依:
如今的局面,是黃聖依當初種的因所結下的果。
她做了不需要辛苦拼搏、不用在外面忍受白眼嘲諷的選擇,也承受了選擇的代價——她對內是被忽視的無聲狀態,因爲當初承擔不了紅不了的風險,也做不到一步步打拼吃苦,所以如今她無法獲得應有的話語權和主動能動性。
黃聖依從始至終都離不開楊子,她也壓根沒真的想離開楊子,讓他盡父親的責任反而是想迂迴地改善兩人的婚姻關係,她只是象徵性反抗一下,過把癮,爽一把,演場戲,畢竟大家都心知肚明,楊子是無法被改變的,她也只能接受現狀。
也許,黃聖依離開楊子,她大概率就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了。
在楊子身邊,她知道自己要的是反抗楊子,但沒了楊子這根主心骨,很難說能獨立生活下去。
在十幾年時間裡,黃聖依從青年步入中年,她獨立面對世界的時間寥寥無幾,她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支配沒有自主意識,也沒有真正鍛鍊過自己爲自己決策的能力、自己爲自己的決策買單的能力。
當初選楊子,看中的是他背後的金錢、人脈、資源,看中的是他身上能幫助她搞定一切的工具價值,現在的黃聖依得爲當初識人不清的黃聖依“擦屁股”——命運的饋贈早就在暗中標好了價格,沒有什麼是無價的。
《再見愛人4》第七期看完,越來越覺得作爲觀衆的我們纔是最大的小丑了。
除了葛夕劉爽外,其他兩對都變戀綜了。
李行亮麥琳一個願打願挨,纏纏綿綿,打折骨頭還連着筋,分都分不開,楊子和黃聖依則是表演痕跡越來越重,糊弄程度大幅度上升,就差把劇本甩臉上了。
作爲觀衆的我們只不過是人家Play的一環罷了。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