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陽系外圍是彗星的起源點,但彗星也可能是來自另一顆恆星

彗星是圍繞太陽運動的冰冷的小天體。因爲彗星富含冰,所以在它們穿過太陽系內部時,其表面會被少部分蒸發。這種蒸發氣體背向太陽噴出形成長長的一條尾巴,因此彗星古時被稱爲“毛頭星”。

彗星通常可歸類爲“週期性的”(週期不超過200年)和“非週期性的”(時期大於200年)。諸如哈雷彗星等周期彗星大約每隔一代就會在內太陽系中現身一次;而諸如海爾-波普彗星等非周期彗星一般在掠過太陽系內部之後就會離開,再也不會出現(至少在一兩千年內)。

彗星

因爲周期彗星的逐漸蒸發,它們的地質尺度不會持續太久。隨着時間的推移,周期彗星將會消失。所以一般認爲,周期彗星曾經是爲非周期彗星,因受到木星或其他行星的引力攝動而進入短週期軌道。當然,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這些非周期彗星來自哪裡呢?

通過觀測它們的軌道可發現有關線索。目前大約有250顆已知周期彗星,以及超過2000顆已知非周期彗星。在下圖中,我們作出了每顆彗星的軌道傾角和升交點的關係圖。這裡的軌道傾角是相對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即黃道面;這裡的升交點是指,在天球座標系中,地球的黃道面與彗星從南向北運動時的軌道交點,升交點告訴我們彗星在黃道面上的方向。圖中紅點是周期彗星,灰點則是非周期彗星。

彗星的軌道傾角與升交點的關係圖

正如上圖所示,大多數週期彗星的軌道傾角是在30度之內,這是被行星“捕獲”的合理證據。然而,非周期彗星的軌道傾角幾乎都是高於30度。除了一小部分的羣集,非周期彗星的軌道顯得很隨機。換言之,非周期彗星可以來自任何方向。

黃道面示意圖

由於非周期彗星可以來自任何地方,其來源很可能形成了一個繞着太陽的球體雲團,這就是奧爾特雲。我們還未直接觀測到奧爾特雲,但從模型中推斷出它位於距離太遠2,000 AU至50,000 AU(AU即天文單位,是長度單位,約爲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即1 AU≈1.5 億千米)。奧爾特雲的外圍達到了我們跟最近一顆系外恆星(比鄰星)距離的1/5,因此,奧爾特雲也可能包含來自其他恆星系統的物質,這意味着一些彗星可能是來自另一顆恆星的天外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