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中看見千年官窯璀璨魅力 古代名瓷展登場

「臺灣藏綸堂展-沈善德舊藏」古代名瓷展覽6日在臺中大里軟體園區中陽藝術登場。(馮惠宜攝)

「臺灣藏綸堂展-沈善德舊藏」古代名瓷展覽6日在臺中大里軟體園區中陽藝術登場。(馮惠宜攝)

中國曆代官窯陶瓷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臺灣藏綸堂展-沈善德舊藏」古代名瓷展覽今(6日)在臺中大里軟體園區中陽藝術登場,展出的15件陶瓷器,最早可追朔到五代十國,多出自於柴窯、汝窯、鈞窯等中國古代名窯,珍稀程度直追故宮藏品。

文創策展人劉典倡指出,沈善德生於西元1932年、卒於2002年,沈氏祖上喜愛古代皇瓷、官瓷、青瓷因而收藏傳世,沈善德生前喜愛宋代5大名窯作品、明清瓷器、郵票,精通瓷器、郵票品鑑,早年沈家族人用自家商船幫助國民黨撤退來臺後因緣際會與邱氏家族收藏家結識,延用邱氏家族創立堂號:臺灣「藏綸堂」將傳世收藏發揚光大。

現任臺灣藏綸堂第4代堂主邱彥龍說,這次展出的「鈞窯-藍紫釉梅瓶」、「汝窯-天青釉三足洗」、「鈞窯-玫瑰紫釉蓮花花插」、「柴窯-天青釉魚瓶(半)」等15件珍貴陶器,最早可追溯自五代十國(後周),多出自於柴窯、汝窯、鈞窯:其中柴窯是五代十國皇帝周世宗柴榮的御窯,而汝窯與鈞窯更是被譽爲中國5大名窯之2,分別盛傳於北宋及唐宋年間。

邱彥龍表示,此特展以「沈善德」爲名,也是首次公開展覽,盼藉此讓大家知道,近百年來有個慈善家、收藏家、古物鑑定專家對於這些陶瓷珍品的細心收藏及呵護;他也進一步提到還有數十件不同朝代的瓷器和古物,也正在鑑定過程中,未來會在保全完善下擇期進行展出。

劉典倡表示,「入窯一色,出窯萬彩」是大多數人對於鈞窯的註解,鈞窯以多重變化的釉色開拓出厚釉彩斑的新領域,難得藏綸堂能收藏柴窯、汝窯、鈞窯等古代名器且不吝公開展出,雖然只有短短3天,也能讓玩家一窺中華文化底蘊下的藝術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