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一道生龍活虎的長城

(原標題:再現一道生龍活虎的長城)

2005年5月25日,珠峰登頂測量成功之後第三天的傍晚,我和中央媒體幾位記者以及《中國測繪報》的同事,從珠峰大本營凱旋下山,在西藏定日縣城一家小餐館小酌。興奮之餘,身心放鬆,把酒言歡,海闊天空。有人說,下一步我們要測量世界五大洲最高峰的高程;有人說,要測量中國10大河流的長度;有人說,要測量長城到底有多長。從那時起,在我心中就埋下10多年後撰寫《長城簡史》這本書的種子。

撰寫千年長城史傳

繼拙著《珠峰簡史》《地圖簡史》出版之後,2017年6月底,我向商務印書館的編輯談及《長城簡史》寫作計劃,得到熱情鼓勵和大力支持。2017年12月,我開始寫作《長城簡史》。在9個多月的時間裡,我孜孜專注於長城的千年烽煙,學習認知,理解消化,結構表現,情理交融;時而行雲流水,時而困滯不前,電光石火,間或有之。在我的心目中,矗立起一道繁複幽深的長城,立體呈現的長城,個性鮮明的長城,不同於以往的長城。到2018年8月,我退休三個月後,《長城簡史》竣稿。2021年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長城簡史》。

我寫《長城簡史》,從人文歷史和歷史地理的視角,以線性紀實的方式,梳理長城兩三千年漫長紛繁的歷史,依託長城地帶的廣袤空間,追尋長城起源興衰,重溫堪稱節點的歷史事件,探訪長城內外的歷史人物,向讀者奉獻一部兼具可讀性和科學性的長城傳記,再現一道生龍活虎的長城。

長城是怎樣產生的?

長城的雛形,出現得很早。中國北方遠古時代的先民們,在與後來的戰國及秦漢長城並行的山河大地,修築了一系列的石城羣,築有大量具有防禦功能的城牆,對後來的長城建築起到某種引領作用。公元前2800年~前2500年,遼西一帶出現了圍繞原始村落砌築的石砌圍牆。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出現的夏家店下層文化遺址,幾乎都有土石砌築的“城堡”,形成嚴密的防禦體系。

春秋時代,長城發端於齊國與楚國,時稱“巨防”“方城”,此舉隨後爲諸侯列國競相仿效。春秋戰國時的齊長城和楚長城,是中國最早的長城。近年發現的“清華簡”,其《系年》中有關記載,可以佐證齊、楚長城的修建時間、性質和作用。齊、楚長城是各諸侯國之間進行征戰的線性軍事防禦工程。公元前555年(齊靈公二十七年),晉侯伐齊,齊國在西南境修築長城。齊長城,東西橫亙,綿延千里,氣勢磅礴,規模宏大。始建於春秋齊桓公時期,歷代續修,最後完成於戰國齊宣王時期,築城歷時長達300餘年。約公元前7世紀,楚國把位於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陽一帶所築的防禦性小城,用高大的牆體連接起來,稱爲“方城”以防範齊國的南下。楚國在漢水中部至淮河上游也修築了長城。修築在今湖北、河南境內,楚長城長度超過1000千米。

3條萬里以上的長城

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清代的2000多年間,雖然時斷時續,但對長城的修築一直延續着。秦始皇之後,漢、晉、南北朝、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10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其中漢、金、明三個朝代修築的長城規模尤爲宏大壯觀。清朝雖然停止了大規模的長城修築,但也在一些地方修築過長城。

中國曆代修築的長城不計其數,但長度在萬里以上的只有三條。

第一條爲秦始皇時期修築的萬里長城,西起臨洮(今甘肅省),東至遼東,長度爲5000多千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根據鞏固中央集權國家的需要,秦沿趙、燕的舊長城進行擴修形成了西起高闕(在今內蒙古)東到遼陽,再東行抵達遼東所連接的萬里長城,迫使匈奴北徙,十餘年不敢南下牧馬。

第二條系漢朝修築的萬里長城,西起今新疆,東至遼東的內外長城和烽燧、亭障。漢代長城是在秦長城的基礎上修築起來的。漢高祖劉邦及文帝、景帝時期,他們面對匈奴的掠擾,修築長城以抗匈奴。在收復了被匈奴佔領的土地之後,擴大了秦始皇萬里長城的規模,並築了外城,長度達到了10000多千米。漢朝是歷史上修築長城最長的一個朝代。

第三條是明朝修築的西起嘉峪關,東至鴨綠江的長城,全長6000多千米。明代修築的萬里長城更日趨完善,防禦功能更加強大。明朝爲了防禦蒙古、女真等遊牧民族的掠擾,十分重視北方的防務。明朝在洪武元年(1368年),就派大將軍徐達修築居庸關等處長城,到1600年前後,歷經230多年,纔算基本完成明長城這一宏大的修築工程。

2006年10月26日,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在北京正式簽署協議,共同開展長城資源調查測量工作。2007年5月,全面科學調查測量明長城的序幕拉開。2012年6月5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宣佈,歷經近5年的調查和認定,中國曆代長城總長度爲21196.18千米。

文明的分界線

長城不是單純的一條線,而是一條蜿蜒盤桓於中國北方的環形帶,一個特色鮮明的空間區域,地理學家和歷史學家把這個區域稱爲長城地帶。長城地帶氣候乾旱,降水條件直接影響着這一區域人畜的生存和經濟的發展。長城地帶的大部分地段,位於由半溼潤向乾旱氣候區過渡的半乾旱氣候區,那裡農區與牧區交錯分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中國的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在北方地區相互接壤綿延萬里,本是人爲修築的防禦工事長城,其沿線逐漸成爲空間上農牧業生產的分界線,遊牧者與耕田人分野、纏鬥的分界線,進而演變爲中原文明與北方邊疆文明、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界線。北方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分野,形成了這條分界線。正如長城不是一天修成的一樣,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歷史性的分野,也是在較長的歷史演變中逐步形成的。在北方長城地帶,考古成果表明,農耕社會的發生早於遊牧社會。中國的農耕民族和遊牧民族,長期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帶對峙,形成農牧交錯的地理區域。長城,正是農耕民族爲防止遊牧民族的入侵和騷擾,在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帶修建的人工防禦工程。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並非固定不變,而是一條動態變化的界線,遊牧農耕交錯帶和長城也隨之移動。農耕民族曾經不止一次地突破這條分界線,但是始終沒有在草原地區建立長期的有效統治。遊牧民族也曾長驅直入,跨過這條分界線,甚至入主中原,但是在奪取農耕區後,迅速地適應並轉化爲農耕民族的生活方式。

立體的歷史博物館

長城沒有文野之分。凡是正經稱得上長城的建築實體,都是由王朝(政府),基於戰略方針或短期軍事目標,出資籌資興建,軍事將領或地方官員牽頭擘畫監工,廣大民工與兵士辛勞服役修築。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侷限,明代之前的長城,如秦始皇長城,漢長城,多爲夯土壘築,天長日久,風欺土沒。少數石頭壘的,也因年久失修,坍塌湮沒。明代纔有磚制長城和大規模的石砌長城,所以,明朝以前的長城遺址,大多破敗坍塌。雄偉傲岸的長城形象,成型有致的長城關隘,都是磚制、石制的明代長城。

亂世難修長城。秦朝、漢朝和明朝,是長城修築史的高峰時期。大興土木的這幾個朝代,都是中原專制皇朝當政、皇權強悍的時期。而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這些亂世時代,戰亂憑仍,軍閥割據,沒有修築長城的環境和需求,缺乏修築長城人、財、物的基本條件。遊牧民族基本不修長城。唐朝、金朝、元朝、清朝這些遊牧民族、少數民族(或有遊牧民族血統)的統治者當權的朝代,他們的觀念是騎馬打天下,大地任我行,基本不修長城。唐太宗、康熙這些天縱英才,甚至持鄙視態度,不屑於修長城。

長城是常態化的防禦型軍事工程。長城宜守不宜攻,救緩不救急,濟長不濟短。在農耕政權與遊牧勢力勢均力敵,或者遊牧勢力薄弱時期,面對小股、分散的襲擾隊伍,長城的防禦功能,容易發揮出較好的效用。而當長城外的遊牧勢力很強大,襲擾隊伍龐大、集中的時候,長城這種一線排開、分兵屯守的防線,或抵擋不住大股精銳騎兵部隊的衝擊,或敵方選擇漫長防禦線薄弱之處進擊,防禦功能就發揮不出來。長城主體基本沒有大兵團作戰。秦始皇、漢武帝時期,蒙恬、衛青、霍去病等將領與匈奴在長城地帶大規模作戰,是開疆拓土的進攻,而非消極防禦。秦始皇和漢武帝時期的長城,是在作戰勝利之後修築的,起到劃界和防禦的雙重功能。明末的山海關之戰,多爾袞軍已經繞開山海關、直奔京畿,吳三桂意外地引清兵合擊大順軍,山海關才成爲計劃之外的決戰戰場。而且,作戰三方,沒有依託長城城牆或關隘作戰。這場戰役打的是陣地戰和運動戰,在離長城一定距離的地形展開。

長城終結於全球工業化、殖民化浪潮。明代爲抵禦蒙古各部落,大修長城,可是皇帝還是在木土堡被瓦剌也先擄去。清代不修長城,康熙、雍正、乾隆皇帝習武部落出身,圍獵捕獲,彎弓征伐,以夷制夷,自有一套。可是到了鴉片戰爭爆發,終不敵西方列強炮艦轟擊。長城的軍事防禦功能,亦由此終結。

長城是歷經滄桑的中華文明的見證,已經成爲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徵。這三千年以來的偉大建築,至今橫臥在中國北方大地,以傲岸的身姿、磅礴的氣勢聞名於全世界,成爲縱橫萬里、獨一無二的立體歷史博物館。

(作者:徐永清,系中國測繪學會邊海地圖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高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