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間的星空下放電影
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每年爲羣衆放映1400多場電影,讓鄉村羣衆在家門口享受“文化大餐”。徐靜/攝
“佟小虎演的那個地主真虛僞,表面上分發糧食裝模作樣收買人心,其實是個無惡不作的小人。”12月2日晚上看了露天電影《橫山游擊隊》後,村民聞元芋經常回味電影裡的情節。這部電影裡有他喜歡的演員佟小虎、李明。“演得真好。”每次與人聊起這部電影,他都不吝讚美之詞。
每月第二週、第四周週六的晚上6點半,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平達鄉的花橋晚市打歌場都要放一場露天電影。當地許多村民和聞元芋一樣,最盼望這兩天。“逛逛夜市、打打歌、看場電影,相當開心囉。”聞元芋說。
今年以來,龍陵縣在農村放映了1400多場電影。與龍陵一樣,雲南各縣每年都放映農村公益電影1000多場,這些送上門的“文化大餐”,讓村民們沉醉在銀幕的光影交錯中,一起歡聲笑語、一起感動落淚。
公益電影放映黏合了鄉村社區居民
廖明龍是負責龍陵縣平達鄉、勐糯鎮、木城彝族傈僳族鄉片區的放映員,據他統計,《厲害了,我的國》《湄公河行動》《中國機長》《攀登者》《反毒風暴》《雲霄之上》《萬里歸途》《我本是高山》等影片特別受村民歡迎。
龍陵縣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隊有5人,他們分片負責10個鄉鎮,每次放映時都徵求大家意見,及時調整片目,儘量滿足大家的需求。平達鄉的“溫潤平達”公衆號上,只要有露天電影的活動預告,都會提醒一句:“有想看的影片,可提前預約工作人員在花橋晚市放映。”
家中辦喜事,也可以提前預約工作人員去家中放映。
不久前,平達鄉小田壩村楊家寨小組鄭素早家女兒出嫁,他預約了廖明龍去他家放電影。放映前,楊家寨的小組長楊紹發作了新事新辦的倡議:“以前討親嫁女那些‘三回九轉’的繁文縟節該簡化的要簡化,要倡導社會新風,天價彩禮不能要,生產生活要搞好。”
無論去哪裡放電影,廖明龍都很喜歡放電影時那種“有濃厚民間節慶的氣氛”。10多年的放映工作,他看到村寨裡的年輕人外出打工後,老年人生活孤獨單調,每次放電影,老人們都很興奮,早早到廣場候着。在這個寬鬆、愉悅的公共空間,他們的孤單得到了一些排解。
在昭通市魯甸縣卯家灣安置區,公益電影放映黏合了社區居民。
卯家灣安置區的居民分別從昭通7個縣遷入,在這個來自不同地區,有不同語言、文化、習俗的新社區裡,他們面臨着社會、情感、文化的磨合。去年,昭通市魯甸縣放映站和八方國際影城建成使用,豐富了卯家灣居民的文化生活。今年從中秋到國慶,魯甸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八方國際影城開展露天公益電影放映活動,20多天裡,每天晚上7點半,坐在影城門口小廣場影城提供的座椅上,大家看了《長津湖》《滿江紅》《八佰》《我們的父輩》等20多部影片。廣場周圍有各式小吃攤,電影放完了,大家都不願散去,一邊吃着小吃,一邊討論着劇情,並且公認“電影對孩子的教育有幫助”。
作爲新建的站點,魯甸縣放映站建立的時候就使用了專業激光放映設備,通過5G技術實現高效片源傳輸。
爲解決放映設備老舊、聲光質量低的問題,雲南不少地方開始實行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提質增效。今年以來,麗江更新了30臺激光放映設備。不久前,麗江華坪縣的放映員陳高紅到天星村放電影時就使用了新設備,色彩鮮豔、細節生動的畫面,震撼人心的音效,讓村民們不時發出驚歎聲。陳高紅向大家解釋說,激光放映機畫面更清晰,操作更簡便,運輸更方便。村民李宗發聽後,感嘆地說:“怪不得今天晚上的電影,比以前清晰,聲音也更好聽。”
一些村級電影院也在建設之中。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金馬鎮石缸衝村3D電影院是個90平方米的電影院,是雲南第一個實現3D放映的村級公益影院,可容納90人觀看電影。
在更多的地方,除露天電影外,還將觀影點設在村民議事中心、農家書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婦女微家、兒童之家等,鄉村社區的文化地標更加熱鬧。
“電影裡的人說本民族語言更親切”
每次電影放映前,放映員都會放一些科教片,比如《老年人網癮需警惕》《突發事件應急自救》《農村防範詐騙常識》《防患未然之農村防火》《兒童成長之零食的科學挑選》等,村民們愛看,覺得長了知識。
廖明龍放過的故事片和科教片裡,有不少是民族語譯製電影。“少數民族老人漢語水平有限,沒有譯製成民族語的電影,他們聽不懂,看別人笑他們就跟着笑。”他說,目前,農村正向信息化鄉村轉型,民族語譯製電影讓民族地區的老人享受到了公共文化服務,沒有被時代拋棄。
廖明龍也喜歡看民族語影片,認爲“電影裡的人說本民族語言更親切”。
其實,這正是雲南少數民族語電影譯製工作者所追求的。
臨滄市少數民族語影視譯製中心的團隊在把《紅海行動》譯製成佤族語時,反覆斟酌其中一句臺詞,“只解沙場爲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討論了很久後,翻譯成“真正的漢子,爲了國家不怕流血更不怕犧牲”,讓少數民族觀衆一聽就懂了。
講述3名年輕人回鄉創業的電影《一點就到家》,主要取景地在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景邁山,電影在全國上映後屢次衝上熱搜,將普洱咖啡推向更廣闊的視野。影片在2023年獲得第十九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農村題材影片獎。雲南、新疆、西藏等地的8家譯製中心將其譯製成10多種少數民族語言的影片,讓少數民族羣衆增加了對鄉村振興的理解。
“這些電影讓少數民族同胞感到被看見、被關懷,文化得到尊重。”臨滄市少數民族語影視譯製中心錄音師田春梅說。
田春梅是90後,從雲南滇池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畢業後,回家鄉成爲一名西部計劃大學生志願者,之後考入臨滄市少數民族語影視譯製中心,多年來,參與了340多部少數民族語電影翻譯配音。她還負責“臨滄譯製”抖音號和視頻號運營工作,已推送900多件作品,播放量超過5000萬。不久前,她獲得了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頒發的2023-2024年度“高校畢業生基層就業卓越獎學(教)金”。
她認爲,譯製工作是藝術的再創作,劇本翻譯要有味,配音要有神,配音處理得好,才能再現原作。她和同事們給電影中的明星起了佤族名字,這樣老鄉們就記住了。
在她看來,少數民族同胞對本民族題材的影視劇,和翻譯成本民族語影片的期待,從沒有減弱。
比如,1982年出品的《孔雀公主》深受西雙版納傣族同胞喜愛,很多傣族村寨舉辦節慶活動,或村民結婚、祝壽、賀新房等,都要請放映員去放這部電影。人們一遍又一遍地觀看,儘管主創、主演都不是傣族,但傣家人仍然認爲電影拍出了傣族神話的精髓。傣語譯製配音演員隨電影下鄉,在每個傣族村寨都受到隆重的禮遇。
這樣的熱情至今田春梅都能感受到。一次她下鄉宣講,一位村民知道她是佤族配音員,激動地拉着她的手說:“終於看見真人了。我家按你們在電影上講的養殖方法,養了1000多隻雞鴨,每年收入增加了5萬多元。”
“電影具有積極的影響力。”雲南省電影家協會的一位負責人說,“文化是戍守邊疆的重要方式,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是‘文化戍邊’的重要組成,在社會治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