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艦隊存活率 應聚焦防空掩護

前監委黃煌雄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提出的國防評估報告指出,國軍戰力保存應調整,海軍艦隊東部疏泊與遠海機動,應改爲空岸配合。圖爲2022年漢光38號演習「聯合截擊作戰」實兵實彈演練在我東部海域登場。(本報資料照片)

在中共今年4月模擬攻臺方案的軍演後,前監委黃煌雄與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近日提出「國防評估報告」,建議國軍應重新檢視戰力保存作爲,海軍艦隊原先進行遠海機動,應改爲空岸配合,在岸置防空火力的掩護之下增加艦隊存活率,而不是再向東部海域疏泊。

報告指出,海軍艦隊在中共有犯臺徵兆時,通常均向東部海域疏泊,進行遠海機動,並等待適當時機進行聯合截擊與濱海決勝。惟經過今年4月中共軍演經驗,戰略持久之作爲必須調整;最直接作法是將艦隊原遠海機動改爲空岸配合,在岸置防空火力掩護下,增加艦隊存活性,同時艦隊本身也可成爲防空戰力,掩護東岸的機場與港口可持續運作。

另爲長久之計,報告指出,國軍須與美軍第一島鏈常駐兵力,第七艦隊與第五空軍充分協調合作,在我東岸海域持續經營、維持存在,才能於危機時有效牽制解放軍航母兵力,並且於戰時維持東岸海域交通暢通。

李喜明認爲,國軍應體認中共已掌握兩岸或和或戰的主動權,過去10個月在臺海周邊,不畏擦槍走火的脅迫式與威懾式軍演與騷擾,顯示中共對我使用武力,根本不在意國軍實力強弱,只是等待時機而已。因此國軍以嚇阻爲核心的戰略構想,與用兵計劃策定,都應深刻務實檢討。

報告指出,2022年8月軍演與2023年4月軍演,針對性與意圖已昭然若揭,特別是具侵入性的海空戰備警巡行動,對國軍兵力運用產生極大影響。此外,2023年4月軍演,以實兵推演作戰計劃,按部就班演練攻臺方案,以及拒止外軍介入的作戰節奏,更是國軍嚴峻挑戰。簡言之,中共去年8月軍演是解放軍作戰能力的戰力展示,今年4月是攻臺方案的一次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