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基成基金總規模頂樑柱,2023年增長超萬億

1月22日,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四季度末,1萬多隻公募基金(樣本爲所有披露2023年四季報的11001只基金及514只未披露2023年四季報的基金)合計規模達27.3萬億元,較去年三季度末增長954.37億元。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市場股票型基金2.84萬億元,混合型基金3.86萬億元,債券型基金8.8萬億元,貨幣市場基金11.09萬億元,海外投資基金0.42萬億元,基金中基金(FOF)0.15萬億元,商品基金0.05萬億元,其他基金0.1萬億元,合計27.3萬億。

總體而言,債券型基金、海外投資基金實現規模較大幅度增長,債券型基金規模環比增長4736.53億元;海外投資基金規模環比增長300.81億元。分單季度看,2023年四季度,主動權益基金規模縮水3239億元,而債券型基金規模增長4767億元,全年規模增長超萬億。

而2023年全年,混合型基金、貨幣型基金、FOF基金、股票型基金規模均出現縮水,分別下降2839.91億元、1224.6億元、105.87億元、18.78億元。不過,在股票型基金中,純指數股票基金逆市增長,相較於2023年三季度末增長440億元。

據天相投顧數據,截至2023年底,公募非貨管理規模前十名的機構依次爲: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招商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匯添富基金、鵬華基金。

其中,易方達基金非貨規模達到10140.67億元,仍是全市場唯一一家規模超萬億元的基金公司。不過2023年易方達非貨規模整體減少114.77億元。此外,在公募非貨前十中,廣發基金和富國基金非貨管理規模也出現縮水,分別減少342.72億元和89.7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票ETF規模大幅增長下,2023年,華夏基金非貨規模增長超1200億元,達到1224.7億元,成爲去年唯一一家規模增長超千億元的公司。由此,截止去年末,其非貨規模基金達到8769.2億元。具體來看,2023年,華夏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華夏上證50ETF、華夏滬深300ETF規模分別增長425.51億元、219.92億元和127.74億元。

另外,主動權益基金方面,相比2022年底,大多數基金公司管理規模出現縮水。數據顯示,2023年,混合型基金規模萎縮超萬億元,達到10617.36億元,股票基金同期萎縮超877.59億元。此外,公募FOF規模縮水超365億元,比例達到19.21%。

不過,排名居前的公司依舊是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中歐基金和富國基金,最新管理規模分別爲3017.18億元、2212.93億元、2047.44億元和1818.59億元。其中易方達基金2023年主動權益規模縮水最多,達到了88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