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機器人不科幻 保臺真正的解方
(圖/美國空軍)
日前有意參選總統的某科技大老闆在座談會上提出用機器人迎戰共軍侵臺的構想,被某些人士譏爲科幻。然而從軍事專業觀點,機器人迎敵並非科幻,而是未來的戰爭型態。
美軍正在將XQ-58A「女武神」(Valkyrie)無人機裝上稱爲「空中博格」(Skyborg)的AI,就是能夠空戰的戰鬥機器人,未來將擔任F-35、F-15EX等有人戰機的「忠誠僚機」。
去年11月珠海航展,中國大陸的軍工企業展出十餘款無人戰鬥車,有長約3、4公尺,配備機炮、飛彈,以輪胎或履帶機動的大型戰車,也有長度不到1公尺,只配備機槍的小型車輛。這些無人戰鬥車雖然引人矚目,但因由人類遙控操作,只能以單車或數車型態參與小型戰鬥,無法形成大規模集羣的戰鬥力。
然而目前美國與中國都不遺餘力的發展自動駕駛與辨識目標的AI技術,一旦成功整合爲戰鬥AI,就可以大量複製。將戰鬥AI晶片裝進無人戰鬥車,就變身爲戰鬥機器人。這些智能化武器可以羣集作戰,成爲未來國軍反登陸作戰或城鎮戰可能碰上的對手。
AI操控的無人機就不一樣了。軟體可以複製,只要硬體造出來,就可以裝上AI晶片形成戰力,要打造5000架、5萬架的機器人大軍,是經費問題而不是技術問題。看出關鍵了嗎?要應對解放軍12倍於國軍的數量優勢,戰鬥機器人是最佳解方。
解放軍的數量優勢,在臺灣常被刻意忽視。某些觀點認爲,二戰經驗登陸需要有6倍兵力,國軍有10萬人防守灘岸,想登陸就需要60萬;解放軍沒有能力同時載運那麼多兵力渡海,所以無力登陸臺灣。
但那是外行人的說法,把戰術概念與戰略概念混淆。戰術上,在某個地點以傳統戰術登陸,或許需要6倍兵力,但戰略上攻擊方卻只須選擇一個地點,無須全面在每個灘岸登陸。然而對守方來說,假設有10個可能登陸地點,平均分配守軍,一個灘岸就只剩1萬兵力。攻方只要在某個灘岸集中6萬以上大軍就可形成兵力優勢,而守方其它灘岸的9萬守軍,只能「呆」在各自陣地而成爲無效兵力。這就是所謂的「備多力分」。
但使用戰鬥機器人就不同。例如「碉堡型戰鬥機器人」或「智能碉堡」;將這款能自動偵測,具敵我識別能力,只要發覺敵軍登陸就能自動開火的無人碉堡部署在各個可能登陸的灘岸,就可以減少兵力浪費。等確定登陸地點後,再調動大量「車型戰鬥機器人」或「智能戰鬥車」,配合國軍部隊反攻。這位科技大老闆參選人「來8萬個兵就用8萬個機器人去對打」的說法並不是科幻,是未來戰爭型態,也是臺灣國防的合理解方。
未來戰爭將是人工智能武器配合人類戰士的作戰形態;美國以女武神無人機作爲F-35忠誠僚機的構想,就諭示了這個發展方向。一架F-35並不是只指揮一架,而是4、5架由空中博格AI操作的無人機。如此一架F-35的戰力,就增加4、5倍。中國大陸的發展雖不透明,但既已列入國防政策,全力投入智能化武器的研發,可以預期。
戰鬥機器人或智能化武器需要先進晶片以及成熟的AI技術。美、中都瞭解這些關鍵科技的重要性。這是爲何美國要強力壓制中國先進製程晶片發展,以及最近有意聯合G7國家限制對中國AI企業投資的原因。
因而相對傳統潛艦、戰艦、戰機、飛彈等高科技武器,戰鬥機器人將成爲軍事科技的「典範轉移」,將能擺脫傳統科技落後的限制,是臺灣的機會。臺灣造不出好引擎,也造不出好鋼板,在傳統軍武科技例如潛艦與戰鬥機的製造上有受制於人的困擾。然而臺灣卻有世界最先進的晶片、最有效率的自動化製造以及相對完整的電子產業供應鏈,IC設計也並不落人後。
武器智能化是下一代軍武的發展趨勢,是軍事科技的典範轉移,美國與中國都全力投入。而相對被美國打壓不能獲得先進晶片的中國,以及製造成本太高難以大量生產的美國,臺灣更適合發展戰鬥機器人。如果成功,不僅鞏固臺灣國防,還擁有自主產權,可以外銷,打開臺灣軍武發展的新天地。臺灣有很好的條件,欠缺的只是不受傳統侷限的想像力以及貫徹的決心。(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