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江科學城把“試驗田”深耕成“高產田”,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一流科學城

“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是上海自貿區管理委員會唯一認證的官方公衆號,在這裡,您可以得到最權威、最全面、最及時的上海自貿區各類信息,添加關注獲得更多資訊。

創新“試驗田”,看似簡單五個字,實則責任重大。率先試點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MAH)制度、醫療器械註冊人制度,率先探索形成集成電路保稅監管模式……不少全國首次、全球首創,都源自一座“城”——張江科學城。

改革創新不止,讓新動力、新動能持續迸發。在目前上海三大主導產業中,張江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整、技術水平最高的區域,是國內生物醫藥研發機構最集中、創新實力最強、創新成果最突出的區域,也是全國首批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和國內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圈最完善的區域之一。

7月28日將迎來張江科學城32歲生日。今年上半年這座“年輕”又“資深”的科學城三大主導產業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答卷:1-5月集成電路產業總營收753億元,同比增長20%;全市新上市3個1類創新藥中,張江佔據兩席;張江已集聚人工智能企業600餘家,初步形成人工智能全產業鏈體系。

1

愈來愈多的改革試點正在“開花結果”

在今年上半年上海獲批的3個1類創新藥中,上海倍而達藥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1類創新藥甲磺酸瑞齊替尼膠囊(商品名:瑞必達)就是其中之一。

“爲了這款創新藥,我們投入了近10億元人民幣,和以往一款新藥需要投入10億美元相比,可以說是‘多快好省’,這得益於自貿區的制度創新。”倍而達藥業副總經理胡學勤所說的自貿區制度創新,指的是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業界通常稱爲MAH制度,是一項2016年率先在上海自貿區試點的改革。

MAH制度徹底打破了藥品上市許可與生產許可的“捆綁式”管理體制,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享有藥品的所有權,可自行生產或者委託給其他符合資質的生產企業生產。MAH制度試點的落地,助力實現張江研發、上海製造。另一個今年獲批上市的1類創新藥妥拉美替尼,同樣也是在MAH制度的加持下迅速誕生,是全球首個針對NRAS基因突變適應症的靶向藥物。該創新藥持有人科州藥業的創業團隊帶着一個創新藥想法來到張江,順利完成了“創新藥夢”。

MAH制度是一項與世界接軌的制度。當年第一批“吃螃蟹”的和記黃埔醫藥,受惠於這一制度。2018年,其耗時12年研發的呋喹替尼,作爲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抗癌新藥,至少提前3年獲批上市;2020年納入國家醫保目錄,目前已覆蓋全國328個城市、超過3000家腫瘤醫院,在三線結直腸癌市場佔有率近半,使超過8萬名患者獲益。

試點至今,張江已誕生了超過20個1類創新藥,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張江生物醫藥營收1630億元,同比增長23%;今年1-5月,生物醫藥營收660億元,同比增長11%。

2

創新土壤沒有最優,只有更優

創新土壤沒有最優,只有更優。制度創新,是主動突破以往科技產業環節的壁壘,激發科技創新策源澎湃動力。

浦東是上海發展數字經濟的先行區域,在張江科學城內,已初步建成了國內首個數據要素集聚區,集聚了上海數據交易所、上海在線數字經濟生態園、浦東軟件園、陸家嘴數智天地、金融數據港等載體。

落地張江近3年的上海數據交易所,2023年數據產品交易額超11億元,2024年截至5月底數據產品交易額已超10億元。今年6月,上海數交所在全國率先啓動數據資產交易市場,加快創新數據要素開發利用。

2021年,首部地方產業立法《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規定》出臺。2024年,根據《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要求,試點推進生物醫藥新產品參照國際同類藥品定價,探索創新藥定價和支付體系,推動“浦東方案”實質性落地。

在立法和綜改的推進下,張江在推動細胞基因外資准入、跨境分段生產、創新藥定價等方面先行先試,通過“變通”與“填白”,重構優化產業生態。

去年,張江與浦東公立醫院管理事務中心共建合作平臺。今年3月底,產醫聯動綜合服務試點區在張江啓動;5月,上海臨牀創新轉化研究院簽約落地張江,這是打造生物醫藥臨牀研究與轉化新模式、建設生物醫藥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有效實踐。

上海瑞柯恩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從無技術、無品牌、無市場,發展到如今,成爲中國泌尿外科激光第一品牌。“有8款產品成功上市,其中5款產品進入浦東推薦目錄。”瑞柯恩營銷中心總監王曉宏介紹道。

目前,納入浦東創新藥械目錄的產品,相關機構都會在一個月內召開藥事委員會,做到應入盡入、優先使用,醫療機構採購目錄中的藥品不受品規限制。此項改革真正實現了讓一個行業整體受益,加速了國產創新藥械的誕生。此外,得益於浦東構建生物醫藥醫產融合協同創新機制,瑞柯恩正與公利醫院等聯手突破傳統研發路徑,加速創新器械的研發上市進程。

2006年瑞柯恩在張江祖沖之路上成立,隨後三次擴張“搬家”,始終不離開張江。

今年,瑞柯恩總部及醫療激光設備研製基地在張江醫療器械產業基地正式開工。該項目預計2027年將全面投產,屆時年產值將達到9.6億元,年銷售收入預計爲8億元。

3

國家戰略疊加,張江未來充滿期待

擁有引領區、上海自貿區、國際科創中心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因科技創新而興的張江經過32年發展,從阡陌農田到高科技園區,在邁向國際一流科學城的過程中,一批城市更新的新地標正拔地而起。

市、區兩級通力合作推進存量用地盤活的城市更新項目——“張江之尚”正如火如荼建設中,預計於2027年竣工,將爲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數字科技等科創領域的年輕人提供泛文化空間。

與“張江之尚”遙相呼應的還有張江副中心地標“科學之門”。320米高的雙子塔自開工建設起就備受關注。旁邊的張江科學會堂投入運行後,迅速成爲面向全球科創力量的科創能量交流平臺。

華領醫藥創始人陳力說,自己是一名張江老兵,選擇張江就是被這裡“活力四射”的生態所吸引。2011年在張江創辦華領醫藥,依託張江的開放創新生態和MAH制度改革試點,陳力帶領團隊完成了創新藥艱鉅的研發和生產工作,壓縮了上市時間,創造了張江速度。

華領醫藥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糖尿病創新藥品華堂寧(多格列艾汀片)成功上市後,進入了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值得注意的是,華領醫藥帶來的全球首創雙重作用的葡萄糖激酶激活劑,是通過恢復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穩態來控制糖尿病漸進性退變性疾病發展。這一創造性的“血糖穩態”理念提出後,已成爲全球頂尖學會的通用研究項目。

一顆創新藥引發了一個產業圈的創新“漣漪”。在這一波波的“漣漪”中,陳力對張江的創新改革、創新藥的未來發展滿懷期待,並持續投身其中,奮鬥不止。

從創新“試驗田”走向產業“高產田”,活力四射,猶看張江。面向未來,張江任重道遠。這裡的創新主引擎功能全面提升,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正全面建設成爲全球創新創業人才嚮往、創新創業主體涌現、創新創業活力迸發的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國際一流科學城。

信息來源:浦東時報

更多內容請關注

“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官方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