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憲義賣國 核研所遭刨根剖肚
傳記文學第737期《臺灣兩次核武研發紀實》
民國七十七年一月十二日,張憲義赴日旅遊逾假未歸,卻被爆其竟然現身在美國國會「以核研所副所長及陸軍上校之身份,舉證臺灣正進行再處理提煉鈽原料且接近完成階段」。其妻兒先行赴日亦傳出由美國中情局直接從東京機場轉赴美國─種種跡象坐實了張「叛逃」美國的事證─此即震撼臺灣的「張憲義事件」。
隨後而來的就是美國出手重擊的開展─絲毫不理會臺灣當時正逢(一月十三日)蔣經國總統猝逝,舉國哀慟之氛圍!根據《郝柏村回憶錄》所載:一月十五日,美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丁大衛銜雷根總統之命來臺,一月二十日先跟郝見面,強勢表態後,強迫李登輝總統簽下「秘密協定」作爲其可以「爲所欲爲」地剷除臺灣核武研發之憑證。
這一次,美國對臺灣的核武研發可說是摧毀得非常徹底,當然「一二三○專案」計劃前後的再處理設施─核研所的020館及龍園院區的037館皆首當其衝,020館的#94、#95熱室和臺灣研究用反應器(TRR)都被誤傳是「被灌滿發泡水泥」!但自新新一期結束後一直在熱室組服務的同事溫鎮倉告知:「未見美國人灌水泥之事;但確實拆走了#94熱室的機械手四具及鉛玻璃窗兩個、#95熱室的機械手兩具及鉛玻璃窗一個」。新廠037館也被拆走同樣的物件,據核研所之記載,總數是「機械手九部(八小一大)及鉛玻璃窗八個」。
其次,針對核研所這個「臺灣核武研發大本營」,美國是執行形同清末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大肆劫掠之現代版:首先是「刨根」:TRR當下就被「挖心剖肚」─爐內的燃料及重水都在老美的監督下,由所方人員取出裝罐及裝桶,連同存放在幹貯場(DSP, Dry Storage Pit)的用過燃料和庫存的重水──經筆者查證:總共一千五百七十七根燃料(重八十四公噸)與一百桶(五十五加侖汽油桶)重水(重約二十二公噸)─全部搬空運走,而且是臺灣「付錢買單」來執行─即所謂的「宏全計劃」!
其次是「斷脈」:斬斷整個研發體系的「上游」來源(例如磷酸提鈾廠被迫拆除)、「中游」運轉所需(例如燃料元件廠被迫關閉)及「下游」提煉鈽元素(例如鈽實驗室被迫廢棄)。如此,臺灣整個核武研發體系一夕之間土崩瓦解!有用的物資都被劫走運回美國,只留下了一堆垃圾(破損核燃料,無法使用及被污染的設備與設施)跟空殼子廠房。至此,臺灣這場核武大戲終告悲慘落幕!
然而全劇雖然告終,善後的戲碼─究責與人事(角色去向)仍舊需要解決。爲了張之叛逃,郝於當年四月一日黯然辭去中科院院長職務!黃代院亦自中科院的舞臺消失─筆者認爲黃應該是返美告老歸鄉矣!
核研所方面,深受影響且令筆者感到抱屈不平的有兩位長官:周仁章所長及王唯科副所長。
周仁章於七十六年八月一日正式接任所長,未料五個月後就爆發了張憲義叛逃事件,周被迫揹負着「督導不周」的黑鍋重責,直至整個核研所改隸原能會及全體人員改敘公職完成後纔去職離開,外放至美國舊金山擔任國科會科學專員到屆齡退休爲止。
至於王副所長,身爲「新新一期」及「一二三○專案」─兩次「再處理計劃」的主持人,竟然都在最後「臨門一腳」之際,受到美國的強橫斬斷而功虧一簣!
新新一期,王雖擔任計劃主持人,但卻是充分授權予郭載書及陳勝朗二人負責執行,直至計劃叫停,才率團隊出席唐院長之召見慰勉。筆者揣摩王當時之感觸,應該是遺憾、失落,但仍有被重視的榮譽感。
第二次主持「一二三○專案」計劃時,王則是主動積極,大小事無不親力親爲─包括對上的連繫及橫向的協調;而保密要求更是從未放鬆過!
張憲義事件的發生,對王的衝擊必定非常大,一則是:費盡心血,親手扶植與推動的再處理計劃,竟然二度被美國攔阻摧毀了!二則是:同爲副所長階層,竟然未能察覺「美諜就在你身邊」,此亦算是失職!想像中,王鐵定是痛心疾首、嘔得要死、不但要「打落牙和血吞」還要嘴巴縫起來避而不談;更別提比照「新新一期」綬勳敘獎光榮退場之情事了。(四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