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海兩會建議:支持川渝新能源車一體化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爲本站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站汽車3月4日報道 在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小康股份創始人張興海提出“關於金融資本上規模投資參與科技型創新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關於以國家力量推動解決車規級芯片供應緊張的建議”、“關於支持川渝地區新能源汽車一體化發展的建議”、“關於鼓勵和政策支持年輕人爭當產業工人的建議”和“關於政策支持鼓勵製造業吸納更多員工就業的建議”。

在車規級芯片方面,2021年全球汽車因缺芯減產1000萬輛,中國減產200萬輛。張興海指出,受疫情持續影響,車規級芯片備貨量和產能調配嚴重不足。生產週期長,原材料緊缺,導致汽車芯片收益低化,生產意願不強,全球供應鏈也經常被迫停產。

爲此,張興海建議,

1、從國家部委層面下設汽車芯片主管部門,制定汽車芯片產業發展頂層設計和配套措施,儘早實現國產替代;

2、積極引進國際領先汽車芯片製造企業來中國投資建廠,從政策、資金、配套設施等多方面推動外資芯片產線國產化項目快速落地,迅速形成車規級芯片生產和配套能力,以緩解當前國產汽車芯片短缺問題;

3、鼓勵整車企業與芯片企業跨界攜手、聯合創新,加快推動實現“芯片上車”。

關於支持川渝地區新能源汽車一體化發展方面,張興海提到,兩地資源稟賦各有不同,兩地如果合力發展,有望實現1+1>2的效果。目前,川渝兩地人口超過1.2億人,成渝雙城汽車保有量均超500萬輛,高居全國第二和第三,汽車年產值超過6千億元,汽車年產量也超過了272萬輛,建議推動川渝新能源汽車一體化發展。

具體而言,

1、支持產業鏈(尤其是能源)一體化。加強兩地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全面合作,強鏈補鏈,優勢互補;支持清潔能源優先在“雙城經濟圈”消納。

2、支持兩地核心技術研發及應用一體化,支持川渝兩地在智能網聯、核心三電、信息安全、軟件及算法、導航等領域核心技術研發及應用方面的一體化推進,包括對氫能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攻關。

3、支持新能源汽車應用場景一體化。川渝地產新能源汽車,均一視同仁納入兩地的出租、共享出行及租賃領域,均一視同仁納入兩地政府公務用車採購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