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謀赴交大「開業典禮」:畢業纔是終身學習的開始

張忠謀認爲畢業纔是學習的開始。(圖/記者林信男攝)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獲邀到交大「開業典禮」演講,他先講自己與交大的緣分,70年前從一度是交大附屬中學南洋模範中學畢業,所以交大可說是他的「外祖母校」,又提到學校教的是求知心,畢業纔是終生學習的開始,所以要儘早進行有系統的學習計劃

以下是演講全文。

各位貴賓、各位師長、各位畢業生家長,以及今天的主角,也就是等下會被授與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又再一次來到交大,其實我到交大也已經10多次了,第1次恐怕是70年前,我想大家會奇怪,70年以前交大在什麼地方,那時候上海也有交大,我到的不是上海交大,而是南洋模範中學。

南洋模範中學有一度是上海交大的附屬中學,我是在南洋模範中學畢業,所以各位,交大是各位畢業生的母校,我的母校是南洋模範中學,而有一度是交大的附中,南洋模範中學的母校是交大,講起來,交大是我的祖母校、外祖母校。

我的確在臺灣的交大也是曾經教過半年的書,教一門管理的課,大約20多年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臺積電有3千7百位交大的校友,佔全部員工的百分之9,假如只算工程交大該百分之20左右,與清大差不多,成大更多,4千3百位,臺大是蠻少的,只有2千多位。

今天我要講的是畢業是終生學習的開始,我想先講commencement,校長把今天的畢業典禮稱做爲開業典禮,commencement是開始的意思,開業比畢業好很多了,但我覺得開業好像有開始執業的意思,commencement也是終生學習,不如把畢業典禮,改爲開始典禮。

有的畢業生也許會問,我在學校已經待了10多年,甚至超過20年,你說現在纔開始終身學習?我的回答是,的確,有系統有計劃有紀律的終身學習,的確是在你的正式學校教育完畢後纔開始,對我來說就是這樣子,這10多年、20多年學校教育,是終身學習必要的準備,沒有這個準備不可能開始終身學習,有多年學校教育的準備,我覺得你現在應該開始。

如同美國國家資訊庫藏所,門口寫了一句「過去只是序幕」,事實上這句話是莎士比亞來的,恐怕現在世界上,現在看到莎士比亞只有幾萬人,但看到那塊銅牌是幾千萬人,10幾年、20年學校教育只是序幕,接下來終身學習更精彩。

10幾年來準備給你什麼?10多年的教育給予謀生技能,可以出去找份相當老的工作,這是非常重要,假如沒有辦法經濟獨立,吃飯都有問題,談什麼終身學習,這是10多年、20多年學校教育給你的謀生技能。

第2,學校教育給你的是求知心,沒有求知心什麼都不想學,也沒有辦法談終身學習,即是強迫自己學也學不好,所以多年的準備應該給你求知心。

第3,這是不一定學校教育給了你,至少我20幾歲拿到碩士學位,還沒有拿到「邊想邊學」這種訓練。老實說,學只是讀書、看網路,或是聽一個人演講,只是讀或是聽,不想的話,不能夠把聽到、讀到的內部化,也許記憶力好,也只是短期記得,不能跟其他聽到學到的融合在一起,20多歲應該是有邊學邊能力

孔夫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到的東西非常暫時,用途並不大,沒有內部化,這是非常重要的,就我個人的情境來說,我20多歲拿到碩士學位時,還沒有準備好,我不必怕了,假如你跟我20多歲一樣,雖然我是拿到學位還沒準備好,但一踏入職場,做了正式工作,馬上就培養起這個能力,就是邊學邊想。

第4,10多年應該給你能力,選擇什麼題目是你要深度瞭解、徹底瞭解,什麼是泛泛瞭解,終身學習其實很廣,學問是學海浩瀚,必須是要選擇的,有的題目、領域要深度、徹底瞭解,要有成就,是必須要深入瞭解,有的題目只是泛泛瞭解,所以應該你有這個能力,上了大學有碩博士學位,應該是有能力學習。

我分享一個故事,我年紀輕時,有朋友要立志看完整個百科全書,那是有1千多頁,那時候相當佩服他,到底有沒有看完我不知道,但他有立志要看,那時很佩服但後來感覺到這是笨事情,沒有選擇什麼是重要,什麼是不重要。

我要講我的題目「有系統有計劃有紀律的終身學習」,我以自身爲例,我拿到碩士學位是機械系,老實說半導體不太懂,我第一個工作是半導體,我對工作簡直是慌張、緊張,而第1個學習系統就是半導體科學技術

我是不懂半導體,但我的公司是一個大公司小單位,單位內至少有15、20個人,我機械系畢業的,怎麼進入半導體,他們告訴我要看哪些半導體經典書,我就把那本書拿來,對我來說相當困難,但如果用心、有紀律,每天都讀每天都搞個2、3個鐘頭,也許可以看10頁,看不懂要去問人

我那時很幸運,因爲是臨時地方,住在飯店裡,剛好有個比我年長同事,喜好喝酒,每天6點半喝到酒吧喝酒到關門,我也是每天都要吃飯,吃飯對那老兄是點綴,他不是酒鬼,並未看到他喝醉,我是7、8點吃飯去看到他,有問題就問他。問他什麼問題他都可以達出來,打不出來我只好第2天問其他同事。

這是我頭1個學習系統,頭1學習計劃,對當時年紀沒有問題,每天晚上2、3個鐘頭都沒問題,系統延續10年多左右,畢業5年之後,我技術比較順了,公司也想要我做點管理工作,做管理工作要了解盈虧成本,我的第2個學習就是了解初步的會計、成本、價格、存貨,這是我第2個系統。

第2個學習計劃是什麼?也就是找1、2本入門的書,坊間很多會計的入門書,開始看華爾街日報、美國商業週刊。

再過5年我又有第3個系統,更進一步「管理」、「經營」,而經營需要策略,要看別的企業興衰史,要研究爲什麼公司一下就不行了,或是10年前是小公司,現在很成功,這是我第3個系統。

計劃是大部分我的學習,都是從閱讀而來,但是有小部分是聽,聽演講也好,聽專業談話,往往是聽一個權威的人說話,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勝過讀10年的書。

聽的技術是注意聆聽,我發現很多人都沒有這技術,我反對在聽的時候寫筆記,爲什麼?因爲寫筆記就不能夠邊聽邊想我實在不懂,尤其很高位的人經常都是這樣,「hear much but understand nothing」,所以我那時從不做筆記。

我50多歲已經有好幾個學習系統,到臺灣來,突然發現要用中文了,中文變成我第5個學習系統,當時36年都在在美國,中文是荒廢掉,54歲要重拾中文,那個計劃主要是看報紙的社論、看雜誌,幾年以後自己也開始寫了點東西,12年以後寫了1本書,張忠謀自傳上冊,現在又準備要寫下冊了,30年前54歲時到臺灣,要重拾中文是我第5的學習系統。

除了這些學習系統,半導體技術我繼續了10多年,接着慢慢就不繼續了,因爲要學習經營、管理,所以這個半導體技術、科學,從起先需要深度瞭解的,變成泛泛瞭解,經營策略卻是必須要了解的東西,尤其是競爭着越來越多。

對我來說,政治、經濟、傳記等等都是我希望能夠泛泛瞭解,那種聽也聽得很多。

總之,10多年學校教育給了大家一個準備,大家要可以開始有系統、有計劃、有紀律的終身學習,給你們的準備,就是讓你們有謀生技能、有求知心,也許讓你們培養出邊想邊學的習慣,假如來沒有要儘快培養這個習慣,而10幾年的學校,給你培養選擇什麼是最重要、什麼是次重要的能力。

有系統就是你要有個範圍,範圍可以隨時改變,在我那情形也許是每5年進行改變一下,要有計劃,既然訂了範圍,要想一下什麼是最有效率,不出於看出看雜誌跟專業的人談話,不出於那幾種。

有紀律就是有恆心,每天幾個鐘頭、每星期幾個鐘頭,這樣你會發現,就如我發現,我覺得我現在在學校裡面,我後來也拿到博士,透過學校教育給我的知識,時說我不太記得了,好像我現在所有的知識都在離開學校後拿到的。

事實上,剛出學校,24歲跑到半導體業,開始我用到學校的知識大概只有百分之10,但終身學習是能夠終身享用的。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