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重度智障兒女40餘年 勇者爸爸:他們是我的責任

郭文獻長期照顧1對智商只有1歲的重度智能障礙兒女獲選爲「勇者爸爸」。(洪榮志攝)

高齡98歲的羅菊初獲選「晶鑽爸爸」。(洪榮志攝)

「他們是我的責任,不是我的包袱!」74歲的郭文獻長期照顧1對智商只有1歲的重度智能障礙兒女。45歲的大女兒不時癲癇發作跑急診,如今更無法走路;35歲的兒子也因視力障礙看不清,完全無行爲能力;協助照顧兒女的妻子,更在8年前病逝,對他造成重大打擊。不過,郭文獻卻未曾埋怨命運對他不公平,仍勇敢扛起身爲父親的責任。

父親節將至,臺南市政府6日表揚49位各界推薦的父親代表中,榮獲「勇者爸爸」的郭文獻,故事十分感人。出生大內的他,1977年欣喜迎來大女兒小芬時,卻發現女兒2、3歲還不會走路,直到6歲才踏出人生第一步。10年後弟弟小瑋報到,也出現與姊姊同樣的狀況,醫生評估2姊弟均爲重度智能障礙後,郭文獻的人生考驗才正式拉開序幕。

30多年來,郭文獻雖忙於跑業務,但仍親力親爲照顧兒女的生活起居,陪伴他們成長,還會到學校伴讀。小芬18歲第1次癲癇發作跑急診時,妻子也罹患乳癌,小瑋更是完全無行爲能力,郭文獻家裡、公司、醫院三頭燒,卻不曾埋怨命運。

2014年郭妻癌症復發離世,對郭文獻造成重大打擊,但他告訴自己不能倒下,否則「孩子怎麼辦?」

「孩子是我的福報!」郭文獻眼中帶着淚光表示,身爲父親無法讓孩子身體健康,是自己的責任;但也爲了照顧孩子,他更要努力保持健康。這份最單純的父愛,令人感動。

至於98歲的「晶鑽爸爸」羅菊初,則是接受表揚的父親代表中,最高齡的一位。他早年隨着國民政府部隊來臺,光復後待在嘉義農場墾荒,婚後育有1男1女。雖然生活艱苦,但他卻常對子女說,「人雖窮,志不能窮」,還以身作則教導子女只要有能力,見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不可以忽視不管。羅菊初一生勤儉持家,出門在外連1瓶涼水都捨不得花費,無私奉獻家庭,獲獎實至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