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在上海舉行的科技盛會,發出了“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強音

摘要:凸顯國際化、聚焦專業化、關注青年創新

今天下午,爲期4天的2024年浦江創新論壇(第十七屆)在張江科學會堂落下帷幕。這場科技盛會邀請了約400位國際組織、高校、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的專家學者演講,其中境外嘉賓佔比1/3,來自論壇主賓國匈牙利、法國、德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全球4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港澳臺地區。論壇現場,隨處可見外國演講嘉賓和外國聽衆,他們的身影,是對本屆論壇主題“共享創新 共塑未來:構建科技創新開放環境”的最好詮釋。

“獨木難支,合抱成林。”在主論壇演講中,英國皇家學會副會長馬克·沃爾波特爵士引用這句中國古語,表達了面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挑戰時,加強國際合作的重要意義。

在一些人試圖“築牆”“脫鉤”的國際環境下,浦江創新論壇彙集各國科學家的心聲,凸顯國際化、聚焦專業化、關注青年創新,在黃浦江畔發出了時代強音:激發開放合作動能,踐行國際科技合作倡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與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創新環境,讓科技更好造福人類。

中美專家探討人工智能治理

上海市科委介紹,本屆浦江創新論壇設有24場專題論壇,分爲創新發展戰略、創新環境建設、創新創業人才、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4個板塊。

一位外國嘉賓在2024浦江創新論壇上聆聽演講。

在創新發展戰略板塊,科技倫理論壇備受關注。近年來,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新技術的興起,給社會倫理和法治帶來了挑戰。今年8月爆出的韓國Deepfake(深度僞造技術)事件,就是一個利用人工智能違法犯罪的案例:韓國女性通過社交媒體發聲,稱男網民在社交媒體“電報”上傳播、購買用Deepfake製作的“換臉”淫穢影像。

如何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的全球科技治理,更好應對這類事件?中美等國專家在科技倫理論壇上進行了交流。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委員、人工智能倫理分委員會主任高文院士說,對於人工智能治理問題,主要有兩派觀點:一派強調嚴格控制風險;另一派認爲當前技術尚未達到要立即“踩剎車”的階段,現階段應做好“剎車”設計。在他看來,爲了避免潛在危害,應加強技術研究和制度設計,確保在危害發生時,能有效地進行“踩剎車”或“關電源”操作。

紐約大學生命倫理學中心主任馬修·廖表示,科技治理存在“上下游”之分:“上游治理”是在技術發展的早期階段進行干預,引導其發展方向,但問題是後續風險難以預測;“下游治理”是在技術發展後期進行回顧性監管,不需要預測,但要承擔更多風險。針對人工智能,美國採取的是“下游治理”策略。

中美兩國專家的這番交流,給雙方都帶來了啓發。科技部副部長、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副主任邱勇在論壇上表示,要把好科技倫理“方向盤”,全面促進負責任創新發展,積極推動科技倫理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

論壇覆蓋五大未來產業方向

量子科技、Web 3.0(第三代互聯網)、人類表型組……在前沿技術和未來產業板塊,本屆浦江創新論壇設置了13個專題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科學家演講、交流。“上海佈局的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5個未來產業方向,專題論壇做到了全覆蓋,體現了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對未來產業的高度重視。各國科學家在這裡分享觀點,有利於這些產業的前沿技術發展。”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研究員莊珺說。

在量子科技論壇上,中國、韓國、德國、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分享了最新研究進展:用光鑷陣列操縱原子,飛行原子提升量子存儲器效率,用鏡頭捕捉原子穩態的美麗圖像……這些前沿技術研究進展,正在孕育“量子時代”,讓量子計算機等革命性產品早日問世。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丹·庫恩提出,高校院所科研人員在進行量子科技前沿探索時,不能“閉門造車”,而是要與產業界合作解決一系列難題,並共同制定技術路線圖和量子技術標準。

潘建偉院士在量子科技論壇上演講。

中國科技大學傑出講席教授潘建偉院士在演講中,分享了量子通信的研究現狀和應用前景:目前,城域量子網絡已趨向成熟,希望今後擴大應用規模;基於中繼的城際量子通信在快速發展,未來5—10年將實現應用;量子高軌衛星正在研發中,未來15年內有望構建量子星座,形成天地一體化的量子通信網絡。

讓青年科學家走到聚光燈下

讓青年科學家走到聚光燈下,關注青年成長,是這場科技盛會的另一大亮點。

主論壇上設立了“青年特別講席”,邀請兩位科學家代表分享他們的科研心得。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學者許金祥是馬來西亞人,曾在日本、瑞士和美國留學,已研究繆子(μ)這一神秘的基本粒子15年。“你攤開手掌,平均每秒就有1個繆子穿過。如果坐上飛機,在萬米高空每秒會有約20個繆子穿過。”

入職李政道研究所後,許金祥獲得了上海“基礎研究先行區”立項支持,可以在充裕的資金支持下,心無旁騖地從事“基於上海SHINE(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加速器電子的繆子源研究”。上海的基礎研究環境、張江的大科學設施,令他讚不絕口。在他看來,這是基礎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條件。

許金祥在2024浦江創新論壇主論壇上演講。

“榜樣對我們女生的成長很重要,我在讀博時,那些偉大的女性科學家成長經歷對我影響很大。我也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影響更多熱愛科研的青年女性,鼓勵她們勇敢追尋夢想。”西湖大學“90後”副研究員白蕊道出了心聲。在“青年特別講席”上,她分享了自己研究人體細胞中的剪接體,在頂級科學期刊《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11篇論文的心得:科研青年要樂觀面對實驗失敗,有勇氣挑戰世界難題,有使命感和責任意識。

本屆論壇還打造了一場國際青年科學家“派對”,上海市科委首次與《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合作,舉辦科技青年論壇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TR35)亞太區發佈儀式。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優秀科研人員集聚一堂,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

科技青年論壇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R35亞太區發佈儀式在上海舉行。

擔任TR35評委的美國東北大學教授翁經科說,這些青年有共同的特質:敢於挑戰,勇於創新。“他們中的很多人可能會成爲未來10—20年引領科技發展的關鍵人物。他們今天的創新,將塑造我們明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