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你賞荷了嗎?來看鄭逸梅筆下的荷花有多美

荷,舊爲六月之花,有蓮、芙蕖、芙蓉、菡萏、水芝、藕花諸名。 自周茂叔愛之,厥品益高貴無倫。 相傳六月二十四日爲觀蓮節,亦曰荷花生日。 《吳郡記》: 荷花蕩,在葑門之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遊人頗盛,最好昧爽即劃小船前去。既至中流,彌望碧葉絳花,香濃欲醉。擷蓮菂數十枚,煮之爲羹,略和糖霜,清雋鮮美,足以糟粕一切。 予曩曾嘗之,至今猶渴念此味。

吳閶七襄公所,爲文徵明舊宅。池多芙蕖,來自瀟湘七澤間,名貴殊常。築有愛蓮窩,爲花最盛處。又遂園爲畢尚書沅別業,池植白蓮,輒見並蒂。

[明]文徵明《花卉冊》之《芳塘淨植》

吳三桂好色,寵陳圓圓外,更愛一侍姬連兒。連兒年十七,姿容秀麗,夏日嘗侍三桂遊荷塘。練裳縞袂,執白羽扇,亭立九曲橋上,遙視之,如神仙中人。

《吳興掌故》:秋深時,湖上人作裹鮓,小魚加香料米粉,荷葉包裹,名荷葉鮓。是與吳人臠肉和粉,裹以鮮荷葉,隔水蒸之,名之曰粉蒸肉,同爲絕妙家餚。

浙有荷菊,日開一瓣,開足成荷花形,見沈兢《菊譜》,不知今已絕種否?頗欲一賞其花。又牡丹別種,春月開淡紅花,如荷包然,名之曰荷包牡丹,庭院間多栽植之。荷花多紅、白二色,然有淡黃者,香彌清遠,出永州半山。又九嶷山澗中,產蓮作深黃色,曰金蓮。又有色紫若辛夷者,曰紫荷花,亦爲名種。

[清]孫師昌《荷花圖》

七裡山塘,畫舫如織。虎丘之後,大半爲花農之宅。有劉姓家者,最多異花,廣搜佳種,故名特著。某年夏,有淡黃色之四 面蓮一缸,一時喧傳,觀者絡繹,索價至二百金,蓋因城紳某某數人,爭相欲購之故。後爲虎林某寺方丈所知,出三百元購去,蓄之池中,聞五年後,滿一池矣。方丈特築精舍三楹於池上,而自稱黃蓮老禪。方丈善爲詩,有《黃蓮集》行世。

荷植諸缸中,藉以點綴庭院,隔簾望之,清絕入畫。植荷之法,驚蟄後取泥墊於缸底,再將河泥平鋪其上,任日曬龜坼,雨則蓋之。直至春分後,將藕秧埋種,用肥泥及豬毛壅好,勿使外露,仍如前曝曬,坼裂後方貯河水,則花時自然蕃茂。

[清]吳應貞《荷花圖》

沈三白《浮生六記》有:“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芸用小紗囊,撮茶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是真雅人深致。

荷花初折,宜亂髮纏根,取泥封竅,不致遽爾萎敗。

荷之別種,名曰睡蓮。葉如荇而大,浮於水面,其花布葉數重,當夏晝開,夜縮入水底。見《北戶錄》。又《琅嬛記》雲:“霍光園中鑿大池,植五色睡蓮,養鴛鴦三十六對,望之爛若披錦。”睡蓮名色絕佳,惜未目睹。頃遊兆豐花園,見碧水淪漪間,有田田平貼波面者,俗呼外國荷花,疑即古之所謂睡蓮,不知究屬是否?

[宋]《蓮池水禽圖》

荷有五色者,見《嶠南瑣記》。駁鹿山僧堂前,池水紺碧,間出蓮花,五色絢爛,名飛來蓮。

張勳復辟失敗,辜鴻銘在津聞之,笑語人曰:“今日之事,可以古詩二句概括,即‘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人不解,詢之,則曰:“上句指張勳之紅纓帽,下句指康長素之大辮也。”聞者大笑。

我蘇盤門內滄浪亭,門臨碧水,小橋通之。水中亭亭玉立者,皆素白荷花,紅蜻蜓偶集花端,風來搖曳,畫意自饒。亡友吳子雙熱甚愛賞之,謂“滄浪亭美盡於斯,若徑入徜徉,反覺了無佳趣”,的是知言。

[南宋]馮大有《太液荷風圖》

葑門外黃天蕩多荷花。夏末秋初,遊舫櫛比,爲一年勝事。學友金季鶴曾有詩詠之雲:“手點輕篙刺素波,黃天蕩水鏡新磨。紅妝那比儂嬌豔,底事檀郎愛賞荷。”“蓮心細剝媵香檳,妙劑清涼上絳脣。醉睨檀郎先一笑,笑他湖上採蓮人。”“畫橋燈火送歸橈,已過葑溪入近郊。此意分明賞花罷,故將荷葉掛船梢。”與海上龍華觀桃,鈿車載得花枝,同一韻跡。

擷取荷瓣,夾於書冊,可以免蛀,但頗易發黴,書留黴跡,亦一憾事。

四時之花大都可充食品,如鐵腳道人之細嚼梅花,古詩餐秋菊之落英,以及玉蘭片、炙蘭蕊、面拖南瓜花、晚香玉與雲南竹筍作羹湯、櫻花葉裹餈團,皆是。荷花啖之,令人口氣常香。載於《花鏡》。

*選自鄭逸梅著《花果小品(增訂本)》,中華書局2024年6月出版

跟着掌故大家鄭逸梅,多識草木掌故,神遊衆香國

全新精編精校,增補四十餘篇花果文、增配近百幅花果圖

《花果小品(增訂本)》

鄭逸梅 著

978-7-101-16409-1

98.00元

鄭逸梅爲海內外知名文史掌故大家,著述宏富。一九三四年,將其所撰關於花果掌故的隨筆結集出版,是爲《花果小品》。周瘦鵑說“每一把誦,似賞名花而啖珍果,醰醰有餘味”,朱天目贊其“文字雋永,考證精詳”,一時鉅公名賢推崇備至,傳爲經典。

《花果小品》概而言之,前爲花,自梅花至鬆,春萱秋蕙、夏蕖冬茶 ;後爲果,自甘蔗至葫蘆,沉李浮瓜、交梨火棗;末附《香國附庸》,共計一百多篇。舉凡花果的掌故,前賢吟詠的詩文多有記述,燦燦羣芳,離離嘉果,豐富非常。初版面世以來,一版再版,廣爲流傳。但也有很多花果文章失收,鄭逸梅後來多次撰文引爲憾事。現今推出的增訂本,廣搜博採,精審細校,比勘諸版,改訂訛誤,同時增補四十餘篇,增配近百幅花果圖,可謂圖文並茂又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