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大學生,一年三學期!
七月,結束緊張複習和期末周的大學生們,已進入暑假時間,但也有不少高校的“限定隱藏款”暑假小學期,已經悄然開啓。
我國高校傳統模式的學年分爲兩個學期,隨着高等教育發展,我國高校開始探索在一學年的春秋季兩學期外,增設一個第三學期,形成“三學期制”,而第三個學期通常安排在暑期。1985年,時任上海大學校長的錢偉長在我國引進實施“三學期制”,希望通過學期制改革促使教學內容得到精簡,並鍛鍊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學習效率。
如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在內的不少高校都已實行“三學期制”。具體到各高校,這項制度的實施也各有不同,有的是作爲學生可自由選擇的“小學期”,有的稱爲暑期學校,有的則把夏季學期作爲教學運行週期的一個必須環節。
小學期,學什麼?
根據各高校2022-2023學年校歷顯示,小學期時長從12天到35天不等。武漢大學和廈門大學的第三學期早在6月18日就已開始,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今年的暑假小學期均爲7月3日至30日;蘭州大學的小學期從7月9日開始,爲期20天;清華大學則將夏季學期和暑假合併,共安排12周時間。
除了學期時長設置的不同外,小學期的教學內容也各具特色。
課程升級,穩紮實踐
實踐,作爲歷來大學生暑期生活的關鍵詞,在各大高校的小學期中,也從未缺席。大學生們走出課堂、走出校園,深入田野、體驗社會,在更廣闊的實踐空間內尋找知識的答案。
注重社會實踐一直是清華大學的特色與傳統,小學期中,清華學子也踐行着這點。在金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課程中,從觀摩示範到親手操作、從一張張圖紙到一個個成品器件……理工科院系的同學們,將思維與實踐接軌,讓新奇的想法走進現實。
在注重打磨基本功的同時,清華大學還在小學期開設了“碳中和能力提升項目”等面向國家需求及科學前沿的課程,新能源電池的碳足跡計算、太陽能光伏板的鋪設,在多樣的課題中,學校與蘋果、阿里等知名企業一起,爲同學們提供行業一線的經驗與實踐。
清華大學金工實習課堂
作爲農業類院校的學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同學們的小學期打卡座標更加多元,他們來到秦嶺深處的教學試驗林場、設施現代化的工訓車間、孕育着作物種子的試驗田,進行野外採集、製作標本……書本上的方法論與田野草木碰撞,摩擦出科研的魅力,真正做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同學在實地考察中
爲進一步落實“基礎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培養出更多“金牌師範生”,安徽師範大學邁出創新一步,爲全校二、三年級師範類本科生和學科教學方向教育碩士,今年首次開設“暑期小學期”,選聘了100多位來自北大、清華、中科大、南開大學等一流高校的知名學者和著名中學的教學名師,量身定製教育教學實戰訓練,力爭實現安師大畢業生走出校門就能達到省級示範中學教師水平。
打破圍牆,跨校互選
隨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展了資源共享、課程互通等方面探索,高校間的“圍牆”正在逐漸被打破,這一舉措也延續到了各高校的小學期中。
北京大學於2004年便在國內率先開設暑期學校,秉承着開放式教學的理念,北大暑期學校不僅服務於北大學生,也爲國內外學生、中學生、社會人士提供課程。2009年,北京大學還率先開設了國際暑期學校,採用全英文授課,吸引世界一流大學的學生來中國進行文化交流。目前,北大暑期學校的學分已獲得國內外衆多高校認可。
爲加強高校之間的深層次合作與交流,優勢互補,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自2010年起進行“C9聯盟交換生計劃”,互派學生參加對方暑期學校,開設的課程也極具學校特色。例如哈爾濱工業大學今年舉辦了空天飛行器中的先進材料與結構、智能機器人、電氣智慧驅動未來等十五個主題項目;上海交通大學開設了綠色船舶和海洋可再生能源、公共危機中的化學等41門對外開放課程。多樣的課程項目,讓參與同學多角度體驗“別人家學校”的課堂氛圍、教學方式。
接軌國際,開拓視野
不少高校將提升國際化教學水平作爲小學期的開設目標及教學理念之一,讓同學們不出校門,就能與學術“大牛”們面對面。
剛剛開啓今年國際小學期的中國人民大學,邀請到了國外一流大學師資開展全英文授課,招收國際學生與本校學生同堂上課。同時,爲進一步豐富課程體系,人大首次設立全球大師系列講座、優化通識課程模塊、開設專業學科營,爲學生提供獨特的國際學習體驗,爲教師提供學術交流機會。
作爲最早引進“三學期制”高校之一的上海大學,2012年開始開展國際化小學期,截止目前,共開設500餘門課程,上千位外籍教師和中方對接教師參與授課,選課學生數上萬人。今年,上大邀請了來自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紐約大學、奧克蘭大學等海外高校的外教,帶來全英文課程。
武漢大學的第三學期國際課程也精彩紛呈,來自劍橋大學的老師帶學生探究宇宙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本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老師與學生一起認識建築遺產、探討其現狀與未來……除了以往開設過的熱門課程外,學校還會根據同學反饋,增開不同領域的全新通識教育選修課,可謂是乾貨滿滿。
從提高基礎知識水平的通識課程,到滿足興趣的多樣專業選修課,從匯聚各國同學的國際交流項目,到深入田野的實踐環節,小學期正在以更多樣的形式和內容,爲大學生積累更豐富的經驗。
既是趨勢,也有挑戰
在“三學期制”蓬勃發展,受到越來越多高校青睞之下,縮短的教學時間以及對自主學習能力要求的提高,對教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種挑戰。
目前,“第三學期”的設置還存在一些“吐槽點”。有學生認爲暑假上課是額外任務,並且會與個人暑期規劃衝突;小學期課程安排不緊湊;一些小學期課程與學期內課程知識密度差距不大,沒有集中性的收穫感。
教育學者熊丙奇曾表示:“更靈活的學期制,肯定是未來發展的方向。隨着推進學分制改革,肯定會有更多學校採取三學期制。”在這種趨勢之下,對於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課程建設將提出更高要求。
因此,學期制改革的關鍵不在於追趕“潮流”,也不在於簡單切割學年的形式,而在於真正響應師生需求。針對不同課程的內在邏輯來把握教學週期,改進教學方式,以滿足不同科目的需要,最大程度地整合教學資源,實現學生和教師在教學和科研上獲益的最大化,這纔是改革的最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