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美國人“自力更生”對抗持槍自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梓

2023年春天,克里斯蒂娜·威廉姆斯的未婚夫去世後不久,3個女兒哭着要爸爸,這讓威廉姆斯崩潰了。“我無法同時承受自己的和女兒們的悲傷。”她說。

威廉姆斯想用自殺來消除痛苦。制定好自殺計劃幾個小時後,她在路上等紅綠燈時,看到了LIV Health的招牌。這是一家新開業的心理健康緊急護理診所。在那裡,心理危機臨牀醫生和精神科執業護士立即爲她進行了診治。

“你家中的槍支存放在哪裡?”這是醫生問她的第一個問題。據美國國家公共電臺(NPR)報道,在美國的許多心理健康服務機構中,這已成爲標準流程。醫生需要確定患者是否有可能在衝動下持槍自殺,還要向患者保證,“沒有人會進入你家、拿走你的槍”,防止患者因爲擔心槍支被沒收而拒絕接受治療。

在民間槍支擁有率世界第一的美國,這就是預防自殺的機構和從業者面臨的現實。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調查顯示,美國人的槍支擁有率在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52%的選民或其家人有槍,這是NBC自1999年開始這一調查以來的最高比例。俄羅斯“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援引瑞士小型武器調查組(SAS)的數據稱,美國是唯一一個民用槍支數量超過人口數量的國家。

槍支氾濫導致持槍自殺率居高不下。NPR稱,全美範圍內,自殺事件中使用槍支的比例高於50%;在懷俄明州等槍支擁有率最高且保守的州,這一比例高達75%。“有些時候你會覺得難以承受。你會想,如果沒有那麼多槍支需要我們擔心呢?”懷俄明州夏安地區醫療中心負責自殺預防工作的布列塔尼·沃德爾說。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民調機構蓋洛普的調查顯示,截至2023年5月,美國約18%的成年人患有抑鬱症或正在接受抑鬱症治療,比2015年增加了約7%;近30%的成年人曾被確診抑鬱症,比2015年高出近10%。這些數據創下該國曆史新高。美國《洛杉磯時報》2月16日報道稱,自2013年以來,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美國Z世代青年比例顯著下降;多達42%的美國高中生在最近一年中經歷了強烈且持續的悲傷或絕望。

“人們給現在的(美國)年輕人貼上了這樣的標籤:絕望的一代、焦慮的一代、沮喪的一代……陷入困境的一代。”《洛杉磯時報》寫道。

這解釋了爲什麼心理健康診所自2020年以來在全美各地不斷涌現。從2023年到2024年1月,LIV Health的患者人數增加了171%。

在LIV Health的大廳裡,雜誌旁邊總是擺着一籃子免費的槍支安全鎖。工作人員反覆強調安全存放槍支或在面對心理危機時遠離槍支的重要性。與過量服藥等自殺方式不同,持槍自殺的致死率高達97%,人們幾乎不會得到“第二次機會”。

懷俄明州拉萊米鎮郊外,一家槍支零售店在店鋪後方設置了金屬保險庫,爲客戶暫存槍支。店主勞埃德·貝克目睹了許多人在精神和心理危機中掙扎,於是將安全存儲納入經營範圍。貝克說,他對美國的政治僵局感到沮喪,決定自己行動起來:“這樣做不能治本,但至少是個開始。”

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分屬擁槍和控槍兩大對立陣營。民主黨關注槍支暴力,但民主黨的控槍政策側重合法持槍,對槍支氾濫導致的嚴峻形勢效果寥寥。許多人發現,槍支議題似乎只是兩黨互撕的工具,因此對政客失去信心,他們信任貝克這樣的經銷商勝過信任政府。

據美聯社1月31日報道,一段由高中生拍攝的視頻顯示,共和黨籍印第安納州議員吉姆·盧卡斯在與支持控槍的學生們交流時,有學生談到禁止攜帶槍支。盧卡斯說:“我現在就帶着槍。”他掀開西裝外套,亮出一把槍,並表示這是爲了“保護自己”。

17歲的學生阿蘭娜·特里塞爾告訴美聯社,看到州議員展示武器,她感到恐懼和無力。

貝克與懷俄明大學新成立的槍支研究中心合作,希望將商店“售槍+存儲”的做法推廣到全州。“除了等待州政府或聯邦政府來解決問題,我們還有其他選擇。或許我們也可以爲本地做些什麼。”他說。

如今,越來越多的售槍人員開始向顧客發放槍支安全鎖,介紹預防自殺的培訓。醫護人員更多地與患者討論在心理危機期間接觸槍支的風險。“心理健康專業人員談論槍支,槍支專業人員談論心理健康。”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預防自殺協調員勞倫·辛克萊爾說,這種變化令她欣慰。辛克萊爾年幼時,她的母親持槍自殺。

像貝克一樣對政治作秀失望、決定自己對抗槍支氾濫和持槍自殺問題的人越來越多。

BJ·艾爾斯成立了預防自殺組織“兩兄弟的恩典基金會”。2005年,艾爾斯失去了兒子佈雷特;2009年,她的長子博也去世了。兩個兒子都是飲彈自盡。艾爾斯將悲痛化爲行動,參與宣傳安全持槍和預防自殺的志願活動,在各地講述自己的故事。“重要的是讓人們認識到,獲得槍支可能招致悲劇。我們家的悲劇就是這樣發生的。”她說。

在懷俄明州羅克斯普林市,美髮師卡里·科克倫失去了18歲的兒子。這個年輕人長期承受着心理健康問題,於2023年2月失蹤,被發現時已飲彈自盡。“他離開了家,說要去買槍。當時,我不認爲他能買到槍。”科克倫說。然而,在美國,得到一把槍比人們想象得更容易。

最近,科克倫當選爲當地學校的董事會成員,她的競選承諾是爲學生們提供更多心理援助。科克倫說,她將盡己所能努力工作,確保她的悲劇不會在其他家庭中重演。

責任編輯:賈曉靜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