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常食物恐藏劇毒!咖啡豆、白米都中 正確保存方法曝

咖啡豆發黴會產生赭曲毒素,危害人體肝臟及腎臟。(示意圖/Shutterstock)

臺灣氣候潮溼,食物保存不當容易發黴,專家提醒,白米、堅果、玉米、豆類及麪粉等乾貨發黴會孳生黃麴毒素,是最強的致癌物;咖啡豆發黴則會產生赭(音同者)曲毒素,危害人體肝臟及腎臟。因此這些食物應避免一次買太多,可以選擇真空包裝或散裝,並密封保存於低溫、乾燥的環境。

《LINE TODAY》分享生活知識,許多日常食物包括咖啡、堅果、花生醬、綠豆湯是民衆喜歡的美食,不過要留意如果保存不當發黴會產生黃麴毒素及赭曲毒素,「美食瞬間變劇毒」。

黃麴毒素的毒性比砒霜和氰化鉀還強,是最猛致癌物,堅果、玉米、豆類、白米、乾貨及麪粉等食物在室溫25至37度、溼度80%的環境下容易發黴,一旦發黴就會孳生黃麴毒素。

咖啡豆或寵物飼料發黴則會產生赭曲毒素,具毒性且致癌,危害人體肝臟及腎臟,由於發黴顏色和咖啡豆相近,因此不易察覺。

提醒民衆若發現食物發黴或變質應立刻丟棄,購買這類食物儘量選擇真空包裝或散裝,避免長期存放受潮;另外咖啡豆建議挑選一週內可以喝完的份量,研磨成粉後應當次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