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馬雲蒙對了,兩年後房子多得像蔥

馬雲消失在輿論場已經很久了,我這兩天又想起他,不是因爲他回來了,而是因爲他當年對樓市的那條著名的預言:過去8年內,中國的房價整體上處於大幅上漲的狀態。8年後,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未來房子如蔥。

我有一種不大好的預感,馬雲說的這個時間可能會提前。他做預言的時間應該是2018年前後,8年後的年份應該是2026年左右。按照目前房地產的趨勢,這個時間可能會提前兩年。我說馬雲蒙對了,因爲當年他根本就不會想到,我們會出臺一個土地兩集中的出讓政策,而正是這個政策,有可能導致馬雲預測的那個結果。

迄今爲止,第一批土地集中拍賣活動即將結束,20個城市已經或馬上就要完成第一輪的土地集中拍賣活動。從市場的反映和房企的響應來看,兩集中政策不但沒有使土地市場降溫,反而刺激了土市的爆發。

克而瑞機構出具的幾個數據顯示,第一,TOP30房企在20個城市中一共拿走了273宗地塊,這些地塊有全部供應地塊的40%之多;第二,TOP50房企在20城拿地金額達6299億元,佔總成交金額的68.2%;第三,剩餘地塊的歸屬也幾乎都是房企100強或200強。

規模房企爲什麼如此熱情而慷慨地拿地呢?魚眼之前說過土地兩集中制度造成的飢渴模式,必定讓房企着急。不拿地是立刻死,拿地是慢慢死。對於房企來說,最佳決策路徑是先把地拿到手再說,拿不到地的就把投資部門一鍋端了。

一旦土地競爭到了這樣的程度,土地拍賣就到了不問價格的狀態,拿地是第一目標,至於爲拿一塊地花了多少錢,秋後算賬。價格高了,說明投資部門前期調研不夠充分,工作不夠細緻,相關負責人直接開了!

房企爲了拿地,已經不擇手段,在規則允許的前提下,很多城市的土拍出現馬甲之戰,鬧得最猛的當屬東莞,爲搶到一塊地竟然出現500馬甲競爭,後來以東莞爲代表,無錫、蘇州、南京和南昌紛紛出臺政策,限制馬甲爭地。依我看這事還沒完。

房企一下子拿到那麼多地,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兩年後這些地塊造出來的房子怎麼叫賣?首先遭遇的第一個難題是,同一時期房子多如牛毛,戶型差不多,產品也類似,就像菜場的小蔥一樣,看起來每根都一樣。

第二個難題是週轉問題。大量的地塊握在手裡,幾乎同時要開發,土地出讓金要交,建築材料要買,營銷費用要出,好幾個項目同時開工銷售,房企勢必遭遇資金週轉難題,錢從哪裡出,又從哪裡進?

我覺得那個時期的房企就像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房子想高價賣是不行了,如果還有高比例的自持,那房子怕也是“半匹紅紗一丈綾”了。如此窘境,我想房企最好的應對之法就是拖字訣。

一個拖字雖然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但解決不了樓市根本的趨勢。現在好多城市搞得沒房子賣,傲嬌的房企還搞起了搭售,捆綁銷售,明後年怕正是他們哭的時候呢!

這還只是第一輪集中供應出來的預期,往後如果房企沒有清醒地認識到這個結局,還要第二輪,第三輪中哼哧哈哧地搶地,結果就會不拐彎地走上馬雲之路,馬總正在終點等着呢!

所以,我預測後兩輪的集中土拍會漸漸降溫,房企和地方政府都會做好雙向選擇,選擇最好的對方,做最完美的自己。畢竟,房子多如蔥有違各自的利益,也就都不符合大家的預期。我是魚眼,幫你看見更好的未來,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