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方案 藍白合的唯一契機

(合成圖/本報系資料照)

藍白合因正、副手的歸屬問題,至今仍僵持難下,柯陣營堅持全民調,但願讓子3%;侯朱陣營標舉「德日選一」方案。雙方智庫學者各爲其主,嘈嚷不休,顯然都未能說服對方,陷於朦朧模糊的愁雲慘霧。不過就在霧霾之中,似也透出一線光明,循此追索,或許猶有可能達成希望。

政黨間的競合,當然不同於政黨之中的競爭,除了人選的個人魅力,如果忽略政黨實力,顯然就是有所偏頗。柯的個人魅力,無可置疑高過侯友宜,如果只用「全民調」抉擇,即使讓子3%,仍可能穩居勝算,這正是柯陣營的優勢所在。而國民黨的政黨實力盡管大不如前,無疑還是遠遠勝過民衆黨,當然也沒有棄之不用的道理。

藍白雙方,就在此處產生齟齬和矛盾。客觀來說,侯朱提出的「日式」方案是絕對不可行的,國民黨提名的區域立委多過民衆黨太多,援用這方式,等於將總統大位拱手讓給侯友宜,因此可以看到支持民衆黨的學者集矢而攻;相對地,對於「德式」卻明顯只是點到爲止,存而不論,這是非常值得玩味的現象。

姑且不去討論「德式」背後隱藏着與臺灣制度不合的問題,其實,這就是純粹就政黨實力的評量,「政黨民調」在臺灣早已行之有年,甚至比個人民調更接近實情,但藍白卻不約而同地避而不談,是否就隱含着未來藍白合可能成功的契機,只是雙方暫時拉弓不放箭,等待着最佳時機?

既是政黨合作,個別人選的魅力與政黨的實力,都是必須加以考量的,排除任何一項都絕對沒有公平性可言。因此,如果要說「全民調」,兼採兩者,既可呈現候選人的羣衆魅力,也足以展現政黨實力,其實才是最公平與恰當的方案。

就個人魅力來說,柯文哲應該可以獲得較高的支持;就政黨實力來說,侯友宜則可能佔於上風,兩者折衷,鹿死誰手,還在未定之天。以侯目前的表現來說,其實已是可圈可點,就是比個人民調,也未必會遜色多少;而民衆黨的政黨聲勢,由於柯的羣衆魅力,也漸有與國民黨並駕齊驅的趨勢,藍、白其實都各有基本盤,也都各有努力的空間。因此,如果真的願意合作,未來唯一的可能,就是兼採「個人民調」與「政黨民調」的全民調一途,至於佔比,可由兩黨主事者協調商談。

藍白合既是6成以上的民意主流,代表臺灣民衆對政黨輪替的熱烈渴盼,雙方的主事者,應當深刻體會到「合則兩利,分則兩傷」的道理,時日無多,良機不再,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套句管中閔校長的話,「若是有心爲家園,退步也就能向前」,就趕緊作出攸關於臺灣未來和平、繁榮的抉擇吧!(作者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